2013年中國公共設施清潔市場研究報告
關愛我們身邊的環境
——《2013年中國公共設施清潔市場研究報告》發布會
(2014年5月30日,北京)清晨,沖進人潮洶涌的地鐵站,你是否會對遍地廢棄的食品包裝袋感到無奈;午后,在潔凈的商場里閑逛,你是否會對簇新卻斑駁累累的設施感到惋惜;傍晚,鉆進熱鬧的飯館,你是否會對骯臟的就餐環境及餐具衛生感到擔憂……對于這些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的現象,你該如何評價?5月30日,在世界環境日前夕,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發布的《2013年中國公共設施清潔市場研究報告》深入研究了我們身邊的環境并做出了回答。研究發現:雖然我國公共設施環境衛生水平大幅提高,但由于我們環境和公共衛生意識的缺乏,使許多原本潔凈、舒適的生活環境變成了滋生細菌的搖籃,甚至直接危及到了人們的健康。
《報告》指出,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整個社會的清潔水平得到了較大提升,公共設施清潔領域從無到有,直至進入到快速發展期,成長起來了一批專業的公共設施清潔產品生產企業以及相關服務企業。2013年我國公共設施清潔產品(包括清潔劑、清潔設備和清潔耗材用具)市場規模約420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即僅含市政公共場所、三星至五星及經濟連鎖酒店、規模以上餐飲店、商業洗衣房、二三級醫院)的清潔產品市場約178億元;此外保潔服務市場約202億元。預計到2017年,我國規模以上的公共設施清潔市場將達到626億元,其中清潔產品和保潔服務規模各占一半。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約有10萬家保潔公司,保潔服務行業每年為社會提供超過2,000萬個工作崗位,主要集中在一線和二線城市,服務于商業百貨、政府及商務寫字樓、軌道交通、機場、酒店大堂等公共設施清潔領域。
然而,清潔產業的巨大進步,并非代表令人滿意的公共環境,諸如文中開篇所述的不衛生現象依然隨處可見。《報告》表示,這是源于大部分用戶對清潔的要求還只停留在除塵去灰,只有少數高端餐飲和酒店的用戶對消毒、殺菌、養護有更高要求。《報告》顯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公共設施清潔市場還存在較大差距。據調查,僅就清潔劑而言,我國規模以上用于公共設施清潔的清潔劑規模不足美國的四分之一,公共設施清潔劑人均投入水平僅為3美元/年,不足日本十分之一。
《報告》還對公共設施用戶的采購行為進行了調查,研究的結果顯示,由于要降低運營成本,價格是大多數公共設施用戶首要采購因素,其次是清潔效果,而對于消毒、殺菌,也只有出現疫情時才會成為選擇的要素。至于公共設施養護的概念更是淡漠,以至于國內一些新建的公共設施場所,經常會因為清潔方法和手段的不合理,而造成重大財產損失。
我們國內公共設施清潔用戶的這種偏重價格式的采購行為,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犧牲了消費者的健康。《報告》舉例指出,酒店外包布草清洗業務,對酒店來說可節省至少一半的洗衣成本,但清洗效果并不樂觀。國內的社會洗衣房遍布各地,大量的洗衣房的洗滌條件和狀況都無法達到基本要求,但也在承接業務。這些布草使用低端甚至劣質洗滌劑會嚴重傷害皮膚,且消毒溫度和含菌量均嚴重不達標。這種現狀也存在于餐飲清洗外包業務。
對此,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認為,要改善當前人們的公共衛生環境,行業首先要加強自律,規范行為,誠信服務!同時要加強宣傳公共衛生對民生的重要意義,號召和倡導全社會注重公共設施清潔,提升民眾公共清潔意識。公眾意識的整體提高,將會對公共設施清潔領域形成一個倒逼機制,使行業、客戶與民眾形成合力,我國的公共設施清潔整體水平才能更好更快得到提升,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才有潔凈、健康的保證。
相關政策、標準的制訂,也是推動公共設施清潔水平發展的一個有效舉措。“無桿則不立”,有針對性、前瞻性的產品標準和操作規范,是確保公共設施清潔行業健康發展、提升環境安全的制度保障。今天同時成立的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工業與公共設施清潔分會,就是以“凝聚行業力量,促進行業升級”為宗旨,從廣大民眾利益出發,致力于加強行業自律和推動行業進步。
讓大家共同行動起來,改善環境和生活質量,讓環保成為行動,讓清潔造就美麗家園。相信,大家共同努力,定會使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更健康、更美好。讓我們一起向污染宣戰!(世界環境日中國的主題是:向污染宣戰)
相關新聞
-
- 2013年中國公共設施清潔市場研究報告
- 2016-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