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今年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其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有力地支持了企業的復工復產和技術革新。各地稅務部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落細政策,強化輔導,確保減稅降費紅利落到企業賬上,助其“智造升級”,增強發展動力。
減稅費 創新型企業提升發展動能
安徽捷迅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第三代“云”系列智能色選機,可以自主篩選、自動修正,完全不需要任何人工干預,目前,這在國內尚屬首創。作為一家專業研發、生產智能(識別)色選設備的高新技術企業,捷迅光電在研發上的投入累計已經接近1億元。而這些真金白銀,正是這幾年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稅率下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上升等一系列減稅降費優惠政策為企業省下來的。公司副總經理高光楷介紹:“五年來企業享受稅費減免力度很大,從2016年1500多萬到2019年2700多萬。今年社保費又有六七百萬元的減免。幾年以來,稅費減免一個多億,完全投入到我們研發費用當中去了?!?
從第一代、第二代到第三代,產品不斷升級換代。在企業對創新孜孜不倦的追求背后,是“稅能量”的持續加持。目前,捷迅光電的產品不僅暢銷全國各地,還出口到世界上8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6年以來,企業的產值每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并成功實現翻番。
像捷迅光電一樣,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真金白銀的減稅紅利投入到研發創新中,形成減稅降費帶動轉型升級的良性循環。安徽華潤金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中藥制劑、中藥配方顆粒和中藥飲片為主的現代化醫藥制造企業,這段時間,企業又一款自主研發的中藥飲片新產品下線。之所以能心無旁騖搞研發,離不開逐年加大的稅收紅包,給企業吃下的定心丸。公司副總經理李濤表示:“今年我們企業享受減稅降費大概是230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0%左右,對我們的研發起到了一個很大的幫助。通過新技術新設備,明年預計能達到2200噸的產能?!?
據了解,僅2019年度,安徽省就有12507戶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同比增長34.7%;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合計383.21億元,同比增長24.3%。
降成本 “智造”企業得到正向激勵
10月14日,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順利閉幕。在過去的兩年中,乘著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東風,福建省福州市數字經濟蓬勃快速發展。在助力相關企業、項目的落地和發展壯大過程中,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帶來的正向激勵效果受到了很多企業的肯定。
銳捷網絡是一家以自主創新打造核心競爭力的公眾公司,作為國家首批“創新型企業“的代表,不斷致力于研發創新,研發費用呈現逐年增加。
“幸好國家的減稅降費政策為企業降低了成本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企業的經營活力,給企業一個較為寬松的運營環境。”銳捷網絡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李懷宇介紹,5年來銳捷網絡享受加計扣除企業所得稅優惠1085萬元;2019年4月增值稅降3個百分點稅率,為該公司帶來的直接收益為333.97萬元,并間接少繳納增值稅1418.57萬元。
李懷宇肯定了稅收優惠政策給企業帶來的正向激勵。他介紹,該公司將減稅降費所節省資金用于企業研發人員的聘請與新技術的開發研究上,爭取推出更多更適合客戶需求的新技術產品投放市場。
位于永泰縣的福建利尼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單軸機器人、坐標機器人、智能化自動化系統、機器人扶持系統及相關機器人零部件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的企業。
企業財務張經理表示,企業作為智能制造、數字經濟的其中一環,自2017年籌建以來,逐步擴建廠房,期間各類政策對企業發展給予了極大支持。例如,今年2月-12月,企業的社會保險費可以全部減免,截至目前,已經減免了約7.5萬元,進一步減輕了企業的資金壓力,促進企業發展。
減稅降費等政策激勵,促進福州數字經濟快速發展。2019年,福州數字經濟規模達3900億元,增速在20%以上,逐步成為福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增信心 智能車企拓展更多機遇
稅費減免政策對技術改造投入的驅動作用,在技術密集的國家級高新區尤為明顯。今年上半年,廣東省內的高新區市場主體數量企穩增長,創新主陣地作用凸顯。
廣州橙行智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是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戶代表性企業。近日該公司在知識城智能制造園投資了超10億元動工建設智造創新中心項目,主要承擔小鵬汽車研發階段的“騾子車”及工程試制樣車制造。
“企業今年加大了研發投入,智造創新中心項目建成后預計產值30億元,這背后離不開稅收優惠政策的有力支持?!毙※i汽車副董事長兼總裁顧宏地介紹說,“今年來,公司享受到了階段性社保費減免3300萬元,加上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和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等稅收優惠政策支持,讓我們投入科技創新、拓展更多產業機遇的信心更足了。”
據了解,2020年上半年,高新技術企業繳納技術合同印花稅的涉及金額同比增長13.8%。其中航空航天、先進制造與自動化、新材料領域技術合同交易金額增長超過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