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市場監管總局 國家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
民政部 財政部 國資委 銀保監會
關于進一步加強違規涉企收費治理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涉企收費治理工作,近幾年來部署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違規收費明顯減少,取得積極成效。但是,一些地方、一些部門及其下屬單位、商業銀行分支機構、行業協會、中介機構等,仍然存在違規收費問題,影響簡政降費政策落實和營商環境優化,損害了企業正當利益。為確保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貫徹到位,確保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效果,防止出現沖抵效應,要按照“依法依規、公開透明、系統清理、健全機制”的原則,進一步加強違規涉企收費治理。經國務院同意,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嚴格落實責任,加大違規涉企收費查處力度
(一)各部門組織開展自查自糾。國務院各部門要切實履行行業管理責任,對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要求,結合財政部公布的全國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的政府定價的經營服務性收費目錄清單,抓緊對涉企收費情況進行調研摸底,認真組織在本行業、本系統開展自查,嚴禁政府部門將自身應承擔的費用轉嫁企業承擔,嚴禁行業協會和政府部門下屬單位借用行政權力違規收費。對自查發現違規收費的,要立即整改,限期退還違規收取的費用,舉一反三改進內部管理,堅決杜絕本行業、本系統出現違規收費行為。(國務院各部門負責,2019年9月底前完成)
(二)各商業銀行開展自查自糾。銀保監會督促指導各商業銀行總行,嚴格對照“七不準、四公開”要求(“七不準”:不得以貸轉存、不得存貸掛鉤、不得以貸收費、不得浮利分費、不得借貸搭售、不得一浮到頂、不得轉嫁成本,“四公開”:收費項目公開、服務質價公開、效用功能公開、優惠政策公開),在全行組織自查自糾,堅決清理規范商業銀行分支機構違規收費行為。(銀保監會負責,2019年9月底前完成)
(三)加強隨機抽查和典型案例曝光。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民政部、國資委結合各部門、各商業銀行自查自糾情況,對政府部門及其下屬單位,商業銀行分支機構,行業協會,以及企業反映問題較多的其他領域進行隨機抽查,重點抽查小微企業收費減免政策落實情況。對抽查發現的典型案例予以嚴肅查處并公開曝光。(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民政部、國資委按職責分工分別負責,2019年12月底前完成)
二、事項一律公開,充分接受社會監督
(四)公布要求企業接受第三方服務的事項。國務院各部門要梳理涉及本部門職責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對確有依據要求企業接受第三方服務的事項,統一在本部門官方網站公布,并抄送市場監管總局;對法律法規依據不充分或實際不再需要企業接受第三方服務的事項,及時修訂相關規章、政策性文件,提出法律法規修改建議。(國務院各部門負責,2019年9月底前完成)
(五)公布政府部門行政委托事項。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國務院各部門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部署清理各級政府部門以文件、會議紀要等形式委托事業單位、行業協會、中介機構等辦理的事項。屬于政府自身職責范圍且適合通過市場化方式提供的服務事項,按規定納入有關部門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并實施政府購買服務;確需以行政委托方式交由事業單位等承辦的行政管理事項,按規定納入政府部門委托事項清單并在官方網站公布。(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2019年9月底前完成)
(六)集中公示下屬單位收費事項。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部署所屬部門在官方網站統一公布下屬單位收費項目、收費標準、收費依據、收費性質和具體服務內容等,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做到收費公開透明。(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2019年9月底前完成)
(七)公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制定本地區統一的《保留為行政審批必要條件的中介服務事項》,取消沒有法定依據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項目,對保留的中介服務事項費用逐項明確由企業承擔還是審批部門承擔,并在官方網站公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2019年9月底前完成)
三、加強綜合監管,建立健全治理長效機制
(八)完善舉報投訴查處機制。建立違規涉企收費舉報投訴線索高效查處、信息共享、聯合懲戒等工作制度,降低企業維權成本,提高監管效率。(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減輕企業負擔部際聯席會議相關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持續推進)
(九)落實經費保障要求。相關涉企收費項目取消、減免后,按照預算管理規定應由財政予以保障的支出,應當納入政府預算予以安排。各地區要對有關預算安排情況進行認真梳理,對保障不到位的要及時調整,確保合理經費。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不得以保障預算安排為由違規收費。財政部要持續加大預算監管力度,對有關違法違規行為予以嚴肅處理。(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負責,持續推進)
(十)依法依規規范中介機構行為。各地區、國務院各部門要加快推進中介機構與審批部門脫鉤,放寬準入條件,加快市場培育,推進中介服務標準化,通過市場充分競爭形成合理價格。加強對中介機構的事中事后監管,糾正中介機構借用行政職能或行政資源壟斷經營、強制服務、不合理收費等問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門負責,持續推進)
(十一)建立治理成效評估機制。減輕企業負擔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結合企業減負調查評估工作,建立治理違規涉企收費成效評估機制,引入第三方對各地區、各部門降費減負和治理違規收費情況進行評估。(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牽頭負責,持續推進)
(十二)健全治理法律體系。研究推進收費監管立法,完善收費監管制度,進一步明確各類違規收費行為的法律責任,強化各類收費主體依法收費意識。(市場監管總局等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持續推進)
各地區、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工作部署,精心組織實施,積極協調配合,形成上下聯動治理違規涉企收費的工作格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創新監管方式,降低制度成本,進一步增強企業獲得感,激發市場活力。
市場監管總局 國家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
民政部 財政部 國資委 銀保監會
2019年8月3日
抄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市場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就《關于進一步加強違規涉企收費治理工作的通知》答記者問
經國務院同意,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財政部、國資委、銀保監會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違規涉企收費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各地方、各部門加強涉企違規收費治理工作提出要求。市場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就《通知》相關要點進行解讀。
問:請介紹一下《通知》出臺的背景情況。
答: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涉企收費治理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經濟座談會上強調,要進一步清理、精簡涉及民間投資管理的行政審批事項和涉企收費,減輕企業負擔。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讓收費公開透明,讓亂收費無處藏身。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加大清理規范涉企收費力度,連續開展涉企收費檢查,取得積極成效。但一些地方、部門及其下屬單位違規涉企收費問題仍時有發生,損害黨和政府形象,增加了企業負擔,直接蠶食和抵消了改革紅利。為更好落實減稅降費政策,進一步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市場監管總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財政部、國資委、銀保監會等部門研究形成了《通知》,對下一步違規涉企收費治理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對建立完善涉企收費治理長效機制作出制度安排。
問:《通知》對于實施減稅降費和優化營商環境具有怎樣的意義?
答:《通知》的出臺,對于減稅降費、優化營商環境有以下幾方面的重大意義:一是通過治理,堅決取消一批違法違規涉企收費,規范涉企收費行為,有助于直接減輕企業不合理負擔。二是實施涉企收費事項一律公開,涉企收費舉報快速查處、高效辦理、聯合懲戒等制度后,有助于強化社會監督,推動違規涉企收費治理的社會共治,涉企收費將更透明、企業維權將更便捷。各類涉企亂收費,尤其是“隱性”亂收費將無處遁形。三是各地方、各部門將以收費治理為突破口,加快梳理行政審批中介服務、要求企業接受第三方服務、委托其他單位提供公共服務等事項,加快行業協會商會脫鉤,加快中介服務市場放開,刀刃向內、真刀真槍地檢視問題,推動政府職能轉變。這些舉措,將保障企業明明白白繳費,更助力企業能夠輕輕松松辦事,紅紅火火發展。
問:《通知》提出了哪些新的舉措?
答:《通知》在三個方面提出了十二條具體措施。
第一條至第三條,圍繞加大違規涉企收費查處力度,提出國務院各部門要切實履行行業管理責任,開展自查自糾,對本行業、本系統涉企收費情況進行摸底排查,舉一反三,加強內部管理;銀保監會督導各商業銀行開展自查自糾,堅決清理規范商業銀行分支機構違規收費行為;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民政部、國資委在各部門、各商業銀行自查自糾的基礎上,加強隨機抽查,曝光典型案例。
第四條至第七條,圍繞提高涉企收費透明度,提出國務院各部門對要求企業接受第三方服務的事項,統一在官方網站公布;各地方、各部門要公布委托事業單位、行業協會、中介機構等辦理的事項;地方政府部門要公布下屬單位收費項目、收費標準、收費依據等,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各省級政府要發布本地區統一的《保留為行政審批必要條件的中介服務事項》,并逐項明確費用由企業承擔還是審批部門承擔。
第八條至第十二條,圍繞建立健全違規涉企收費治理長效機制,提出要建立違規涉企收費舉報投訴線索高效查處、信息共享、聯合懲戒等工作制度;落實涉企收費項目取消、減免后的經費保障要求;依法依規規范中介機構行為,放寬準入條件,通過市場充分競爭形成合理價格;建立違規涉企收費治理成效評估機制;推進收費監管立法,進一步明確各類違規涉企收費的法律責任。
問:《通知》提出的舉措有哪些創新點?
答:《通知》在原有工作基礎上,對違規涉企收費治理提出了新的舉措和要求:一是加大公開力度,但凡涉企收費,增加企業負擔的第三方服務事項、行政委托事項、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都要一律公開,沒有例外。二是結合深化“放管服”改革,邊公示邊清理,對政府部門與行政審批相關的中介服務事項進行清理,沒有法律依據的要堅決取消。三是加大財政保障和預算監管,防止地方政府以保障預算安排為由違規收費。四是引入第三方評估,以提升企業獲得感為標準,客觀評價降費效果及涉企收費治理成效,加強社會監督。五是建立舉報投訴線索高效查處、信息共享、聯合懲戒等工作制度,健全違規涉企收費治理長效機制。六是加快收費監管立法,推動“收費法定”,明確亂收費主體的法律責任。
問:《通知》中提出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將在各單位自查自糾的基礎上進行隨機抽查,該項工作將如何開展?
答:《通知》要求,國務院各部門要對照法律法規,在本行業、本系統開展自查,各商業銀行要對照“七不準、四公開”組織自查自糾,這兩項工作于9月底前完成。在全面自查自糾的基礎上,市場監管部門和相關部門將按職責分工,重點對政府部門下屬單位、商業銀行分支機構、行業協會商會等領域的收費行為進行抽查。
問:《通知》中對推進收費監管立法工作是如何考慮的?
答:目前,收費監管工作更多依照《價格法》和相關收費管理文件來認定,很難避免政策的碎片化,不利于收費的長效化監管。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落實《通知》要求,會同相關部門研究推進收費監管立法,加快國家機關收費監管法規出臺,明確亂收費法律責任,逐步實現收費監管規范化、法制化。
問:《通知》規定了將對違規涉企收費治理開展第三方評估。請問開展第三方評估在治理工作中有怎樣的作用?
答:建立違規涉企收費治理第三方評估機制,是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避免在落實《通知》要求中“走過場、搞變通”的關鍵一招。違規涉企收費治理有沒有效果,要以是否提升了廣大企業的獲得感為主要衡量標準,不能政府部門自己說了算。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就是要把企業的真實感受收集上來,把違規涉企收費治理的成效和不足反映出來,為進一步找準問題、完善政策、抓好落實提供重要參考。此項工作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共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