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引言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已成為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在深刻領會習總書記關于發展實體經濟特別是先進制造業的戰略思想下,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按照黨的總體要求和戰略部署,在2018年開年之季,每周三、五陸續推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2018名企巡禮系列報道”活動,以此努力向全社會推薦并推廣一批本行業有品牌、有市場、有特色、高質量、技術先進的領航企業。
中國洗協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2018名企巡禮”系列報道之山東泰和
以科技引領行業綠色化、智能化可持續發展
山東泰和水處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金9000萬元,現有員工500余人,是行業領先的水處理藥劑專業生產商。公司是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山東省創新百強試點企業、棗莊市重點培育龍頭骨干工業企業,所屬產業是國家節能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并已列入棗莊市“265”產業發展規劃。
公司產品包括工業循環水阻垢緩蝕劑、日化助劑、油田助劑、陶瓷添加劑、涂料助劑、造紙助劑、紡織印染助劑、螯合劑、分散劑等,廣泛應用于工業循環冷卻水系統、反滲透系統(海水淡化、純水制造等)、油田、日化、紡織印染、超細粉體加工、造紙、陶瓷、涂料、電子、制糖、水產養殖、農業等領域,在節水、保護環境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創新綠色環保生產工藝
依靠技術推動行業進步
作為全球重要的水處理劑專業生產商之一,公司國內市場占有率連續多年領先,且出口歐美、中東等國家和地區。公司2017年被國家工信部認定為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在行業中確定了領先地位,在行業結構調整、節能減排、資源節約與循環利用等方面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
眾所周知,精細化學品種類眾多、單品種用量少、生產企業分散,多數企業生產技術落后、設備簡陋、自動化程度低,導致產品質量和性能不穩定,出口產品缺乏國際競爭力;而且這種大量作坊式生產廠家存在的局面,對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方面都帶來較大壓力。
為解決上述系列問題,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泰和經過多年不懈努力,獨創了國際領先的精細化學品連續化生產工藝技術,具有節能、低耗、環保、高效、安全等技術優勢。在生產中,公司依靠該工藝將“末端治理”推進到了“前期預防、整體防治”,把技術工藝和防治污染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了產品的綠色合成,積極履行了企業社會責任,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公司以技術帶動綠色生產,以技術促進節能減排,同時帶動了行業向規模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方向快速轉變,為中國精細化工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落實新舊動能轉換
引領行業綠色化、智能化發展
新舊動能轉換,需要一方面通過改造升級傳統產業,促進舊動能轉化成為新動能;另一方面發展新模式,形成新動能,為經濟增長提供強大動力。企業主要從兩方面著手:
首先,加大工業技術改造,從而釋放新活力。公司通過設備更新、技術創新等,加快構建了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推進傳統產業綠色改造,推動實施技術改造,以工業生產提質增效。
其次,以信息化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形成新模式。公司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行動,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兩化”融合,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以新動能形成新模式,以新模式推動新發展。公司率先開展水處理劑智能制造,并走在了行業前列,逐步實現了精細化工生產現場無人化、智能化,提高了生產效率,穩定了產品質量,保障了人員安全和健康,先后獲得了山東省水處理劑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單位、棗莊市“兩化”融合示范企業。
開發新型綠色高效產品
促進產業優化升級
公司在具備了人才、設備優勢的前提下,堅持不斷地把內在的科技成果轉化為產品優勢,使企業保持了旺盛的競爭力。近年來,公司運用積累的技術成果對老產品進行了改造和換代,開發出的新型綠色高效產品,推向市場后效果極佳。
例如:公司自主開發的聚環氧琥珀酸(鹽)、聚天冬氨酸(鹽)、改性聚羧酸(鹽)、聚丙烯酸(鹽)、馬來酸-丙烯酸共聚物(鹽)等阻垢分散劑以及綠色螯合劑系列產品,以綠色環保為出發點,減少化學藥劑對人體和環境的影響,這就從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水質營養富集、菌藻繁生的問題。另外,對于這些產品的改性以提升它們的使用性能和生物降解性也已納入公司目前及今后研究的重點方向。
與此同時,公司依托產業優勢,開發高技術含量產品。該類產品可用于日化、醫藥、電子制造、食品加工、海水淡化、膜技術等行業,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市場前景廣闊,適合發達國家市場和工業新興國家市場,符合人們對生活質量和健康日益增長的要求。
公司將秉承綠色環保理念,持續對產品和工藝進行創新,推動具有市場潛力的高新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公司將立足棗莊、輻射全省、走向全國及世界,逐步發展成為水處理及精細化工助劑產業技術創新基地、成果轉化基地、人才培養基地、信息和合作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