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一勺抵四勺、一泵洗八件……”這些耳熟能詳的廣告詞說的正是我們常用的洗滌用品。濃縮化綠色發展已成為洗滌用品業當前發展的主題詞。
9月10日,由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主辦、《中國洗滌用品工業》雜志社承辦的“倡導綠色消費 擁抱美好生活 中國洗滌用品行業洗滌劑濃縮化綠色發展峰會”在北京舉行,旨在回顧洗滌劑濃縮化十年發展歷程,引領消費方式轉型升級。
濃縮產品全品類迅猛發展
2009年7月,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聯合發布“濃縮洗衣粉標志”,開啟了我國洗滌用品行業洗滌劑濃縮化進程。十年來,我國洗滌用品行業已經在織物清潔護理,居室、廚房、衛浴清潔等領域,開發出多品種、功能化、高品質的濃縮洗滌產品,包括濃縮洗衣粉、濃縮洗衣液、濃縮柔順劑、濃縮洗潔精、洗衣凝珠、洗碗機專用洗滌劑等。
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此前的報告顯示,如果所有中國消費者都使用濃縮洗滌劑,則可在生產和運輸過程中,減少174.72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節約85.67億度電能;在使用過程中,減少242.11萬噸洗滌廢水排放。這相當于43.68萬輛家用轎車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310.24萬個家庭的年用電量和1.2萬個家庭的年用水量。
近年來,國內各大品牌紛紛推出濃縮化產品。2015年,藍月亮推出國內首款計量式泵頭裝“濃縮+”洗衣液機洗至尊,“一泵洗八件”開啟濃縮洗衣“泵”時代;2016年,廣州浪奇推出限量版新品——浪奇高濃度洗衣珠,為本土老品牌注入新活力;2017年7月,納愛斯推出超能植翠洗衣凝珠,只需一顆丟進洗衣機,便輕松洗凈一缸衣物;2019年6月,立白洗衣精華液發布,將“洗滌”升級到“洗護”,把“生活用品”升級為“生活方式”。隨著網上銷售的拓展、社交視頻平臺的推廣、微商渠道的興起,洗滌劑濃縮化新品呈現出全品類系列化大發展的發展勢頭。
據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理事長汪敏燕介紹,為了加快推進中國洗滌劑濃縮化,從2012年開始,協會就開始大力推廣濃縮洗滌產品標志,讓消費者在購買時能簡單直觀地辨別濃縮產品。目前,共計17家企業的60個品種產品通過了中國洗協濃縮洗滌劑標志認證,認標產品數量年遞增率近15%。
定量投放打破消費瓶頸
《中國洗滌用品行業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到2020年,濃縮(高效)洗衣粉占洗衣粉總量的比重達到20%,濃縮(高效)液體洗滌劑占液體洗滌劑總量的比重達到20%。但目前,洗滌劑濃縮產品市場占有率仍不足5%。
原因何在?市場調研發現,其一,消費者已習慣于目前隨意投放的洗滌方式,使用濃縮產品難以把握精準投放量,達不到減少使用量、降低費用的預期效果;其二,由于濃縮洗滌劑本身附加值高,單價也偏高,而消費者對傳統產品低價大包裝產品的認知度高,使濃縮產品推廣受到影響;其三,我國并未出臺限制塑料包裝用量的相關政策法規,從生產源頭無法對企業進行制約,對消費者購買節能、環保標志產品也缺少鼓勵和引導措施。
為此,濃縮洗滌劑精準投放產品應運而生。洗衣粉1勺抵4勺的減量式投放、洗衣液1泵洗8件的計量式投放、洗衣凝珠1次1粒的定量式投放,極大地提升了消費者的消費體驗。京東數據顯示,2018年,濃縮洗衣液產品銷量(件數)年增長達306%。
汪敏燕認為,“消費者在清洗衣物時,很少考慮因洗滌用量增大而產生的水資源浪費和增加環境負荷的因素。使用大瓶洗衣液已形成習慣,感覺用量多洗得才更干凈已成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個誤區。消費者使用習慣的改變,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呼吁政策春風
據了解,目前歐美日等主要發達國家市場銷售的洗滌用品,已基本實現液體化、濃縮化。市場調研機構歐睿國際近期發布的洗滌行業報告顯示,美國液體洗滌劑濃縮化率達98.8%,歐洲濃縮化率近80%,日本濃縮化率達98.9%,韓國達66%。同時,以洗衣凝珠為代表的單次劑量產品發展迅速,市場份額逐年擴大,在發達國家市場占有率達到20%左右。消費者環保意識強和環保政策法規的到位,為洗滌劑濃縮化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
對此,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表示,要配合各有關部門積極研究提出削減洗滌劑產品使用塑料包裝的政策措施,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倒逼生產、銷售、使用環節加快洗滌劑濃縮化進程。
我國濃縮洗滌方式的普及率正在不斷提升。據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市場銷售調查統計,濃縮洗滌劑的占比在逐年攀升,就藍月亮至尊洗衣液來說,2018年,僅天貓旗艦店單渠道,其在藍月亮洗衣液品類的占比已高達15.35%。
在峰會上,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還聯合藍月亮、立白、聯合利華、寶潔等14家濃縮產品、原料知名生產企業,共同發起《中國洗滌用品行業綠色發展倡議書》。
由于傳統消費觀念和固有的認知習慣,濃縮洗滌劑的推廣需要一個不斷教育、引導、普及的過程。藍月亮公司總裁羅秋平表示:“推廣濃縮型洗衣液是藍月亮投入最多、跨度最大的一個項目,但我們非常希望能做成,因為它確實利國利民?!?
立白集團總裁陳澤濱也表示,立白集團將積極響應消費趨勢,在濃縮洗滌產品的研發上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同時,重視產品的可持續發展,生產對環境友好、讓消費者安心的綠色產品。
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記者:黃鑫
原文地址:https://proapi.jingjiribao.cn/detail.html?id=197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