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近期,包括豆油、棕櫚油、菜油在內的油脂板塊連續走高。華融融達期貨油脂油料研究員張易夢認為,從油脂板塊總體來看,首先,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消費活力得到釋放,發展地攤經濟,油脂需求有增長預期;其次,油脂庫存在壓榨增加、進口穩定的條件下并沒有如預期快速增加,三大油脂庫存均處于五年均值水平以下,甚至接近近年低點;最后,油脂需求斷崖式下降后,其價格已處于歷史低位,全球量化寬松預期下商品整體做多意愿強烈。
“從當前的基本面看,油脂板塊已經具備開啟一波較長期上漲的基礎,但中短期振蕩概率較大。”張易夢介紹,供應方面,最近幾個月,南美大豆每月到港在1000萬噸附近,屬于歷史最高水平,美豆因履行協議承諾持續進口,新季種植進度較快,產量預估較去年增長16%,外部供應偏利空。國內大豆庫存和豆油庫存從4月底開始逐步攀升,因壓榨能力限制,豆油庫存增幅與五年均值相當,但仍較五年均值低17.6%。棕櫚油產地現處于增產季,但印尼和馬來西亞的生物柴油政策以及對印度出口,有利于產地庫存消耗。由于前期消費不足且進口緩慢,國內棕櫚油庫存下滑至近年同期低位。菜油因中加關系緊張,進口大幅萎縮,疊加國內產量下滑,導致菜油庫存處于歷史低谷。
需求方面,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餐飲消費逐步恢復。油廠豆油高產出下,5月庫存較上月僅增長3.92萬噸,足以說明消費逐步恢復。最近政府提倡促進地攤經濟發展,街邊小吃有望讓油脂消費產生新的增長點。歐洲、美國疫情逐步緩解,經濟重啟后油脂消費有望恢復。
此外,從宏觀與技術面來看,為對沖疫情影響,各國刺激經濟,導致貨幣供應充裕,全球經濟緩慢恢復,長期維持低利率將推高大宗商品價格。張易夢認為,豆油、棕櫚油價格處于歷史低位,但短中期均線壓制價格上漲,反復振蕩概率較大。
“操作上,需要關注油廠庫存在高壓榨下的增長速度,若增長較快則地攤經濟消費不及預期。同時,也要關注美豆是否維持進口,若暫停進口,四季度油脂供應預期趨緊。”張易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