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5月18日,立白集團的2020年社會責任報告正式對外發布。其中,一則關于公司在新冠疫情下啟動的2億元消毒除菌產品捐贈,在報告中頗引人注目,這是中國日化行業一筆巨大的抗疫捐贈。5月18日,立白集團的2020年社會責任報告正式對外發布。其中,一則關于公司在新冠疫情下啟動的2億元消毒除菌產品捐贈,在報告中頗引人注目,這是中國日化行業一筆巨大的抗疫捐贈。
對于立白集團總裁陳澤濱而言,這份報告有著另外一層意義:在長達近兩個月的捐贈行動中,他堅決推動的數字化改革大放異彩。正是得益于已持續5年的數字化改革,疫情下的立白集團克服了復工復產的種種難題,調用1萬多名員工,順利完成了1萬多噸消毒除菌產品捐贈。
在這次疫情中,陳澤濱與所有立白人一起,不僅承受住了疫情的大考,還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業績答卷。
2億消毒除菌產品捐贈如何快速落地
今年春節前夕,疫情突襲。接踵而來的,是口罩、消毒液等消毒除菌物資品紛紛脫銷。處在抗疫前沿陣地的醫院,更是面臨防疫物資匱乏的窘境。1月27日,立白董事長陳凱旋拍板,做出了捐贈2億消毒除菌產品、并自行運輸配送至全國2000多家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的決定。
對于這個決定,陳澤濱第一反應是“理所當然”。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他認為,立白必須盡最大的努力,守護迫切需要消毒除菌產品的一線醫護工作者。
與此同時,作為一個務實的領導者,他考慮更多的是執行落地:疫情發生前,消毒除菌產品本屬于相對小眾的品類,整個社會的產能有限。疫情爆發后,現有的產能根本無法滿足井噴式的需求,擴產勢在必然。然而,疫情期間工廠復工艱難,各地交通隔斷,如何快速組織生產出33個單品、1萬噸消毒除菌產品,并運送到中國363座城市的2000多家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這成為一項極度艱難的任務。
陳澤濱回憶說:“2億捐贈背后,要面對快速解決組織人員復工復產、緊急調配生產材料、協調物流運輸資源等一系列現實難題,這對正值春節假期、全員居家隔離的非常時期而言,難度比較大。”
疫情當前,立白集團并沒有選擇退縮。1月28日,公司成立“2億捐贈項目聯合行動小組”,覆蓋所有業務部門,開始全面啟動捐贈部署。一方面,將為數不多的部分庫存先馳援疫情“重災區”湖北,另一方面,抓緊籌備復工復產工作。
立白集團內部需要同時協調各基地的研發、采購、生產、物流、倉儲,以及品牌服務商。在這種特殊時刻,陳澤濱牽頭搭建的數字化運營平臺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盡管疫情將人員阻隔、不能見面辦公,立白集團借助內部的數字化移動辦公平臺——嘟嘟,迅速召集全集團員工,甚至是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品牌服務商團隊,從2月3日起啟用遠程辦公,2月10日起全面遠程+現場復工,充分利用“云辦公”為集團組織協同提效,全面支持“2億捐贈”的生產和運輸,實現全員抗疫。
疫情中,要找到上游的原材料供應商,何其艱難。上游也同樣面臨復工復產難題。立白集團自身的供應商數據庫在極短的時間內也發揮作用,比如在此之前,消毒液主要面向個人消費者,而醫院更適合大包裝。原有的包材供應商無法滿足這一需求,公司則通過數據庫快速找到了可提供大桶裝的新供應商。
得益于數字化這只“看不見的手”在背后的協調,立白集團的捐贈工作進行得有條不紊。1月29日,公司捐贈的部分產品已抵達武漢、孝感、十堰、雷神山醫院建設現場。同一天,公司也緊急調度了42名員工,實現馬鞍山立白消毒液生產線復產工作。
2月1日,立白集團又啟動番禺立白、新鄉立白、四平立白、四川立白4家生產基地1022名員工復工復產工作。
2月7日,立白集團的2億捐贈首批產品順利抵達武漢金銀潭醫院、武漢蔡甸區人民醫院等5家醫院。
2月10日,立白集團又再度恢復天津立白、昆明立白、南沙立白生產基地復工復產。當日,立白集團總部也全面復工。
據陳澤濱介紹,這一次捐贈,總計動員了1萬多名員工和680家品牌服務商,動用1000多輛物流配送車,跑出了40萬公里總里程。截至2020年3月15日,立白集團最終完成全國2000多家定點收治醫院的消毒除菌產品的配送工作,這比之前公司與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約定的時間,足足提前了5天。
更讓他欣喜的是,他的公益理念在此次捐贈行動中得到全方位的驗證和踐行:“社會公益不僅僅是企業捐贈金額的數字,更多是帶動所有人身體力行參與到其中,每個人都能夠有參與感、價值感。讓每一個人在工作、生活中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對公益行為的最有效的支持。”
數字化改革范本
除了忙于捐贈外,立白集團竭盡所能滿足市場對消毒除菌產品的需求,助推外界抗疫。同樣借助于公司數字化運轉平臺,立白集團在疫情期間就啟動了1000多場線上訂貨會、覆蓋20000多家下游零售商,將消毒除菌產品快速鋪貨到市場。
立白集團的數字化部署,不僅讓公司扛住了疫情的大考,而且還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業績。如疫情期間,立白集團一天最大的出貨量可以達到560車,打破了公司成立以來的最高記錄。
說到立白集團的數字化變革,陳澤濱認為,與其說自己是背后的推動者,不如說得益于立白對互聯網時代和數字化浪潮的認知和把握。
相較對數字化、信息化不夠敏感的上一代人,作為85后的陳澤濱受益于互聯網和新媒體環境,對數字互聯具有明顯的時代優勢。憑借對數字化、物聯網的高度關注和對新時代企業經營環境的理解,早在2015年,陳澤濱就在公司內部部署數字化轉型戰略,一場名為營銷數字化3.0項目的也在當年拉開篇章。
在他的帶動下,立白集團將原有的IT部門升級為“數智中心”,開始向產業互聯化、組織生態化、業務數字化邁進,逐步實現了“營銷3.0”、“供應鏈3.0”、“管理3.0”的業務數字化升級改造,圍繞立公司的核心業務,初步搭建了豐富的數字產品矩陣。
2017年,也是立白集團發展史上富有紀念意義的一年,在這一年里,立白集團銷售收入超過200億元,實現了洗滌劑銷量中國第一、世界第四,旗下洗潔精、洗衣粉、洗衣液、消殺等品類長期穩居行業第一。可以說,整個立白集團的發展,一切都處于蒸蒸日上的局面。
然而,這家日化領軍企業卻不沉浸于往昔業績的沾沾自喜中,而是居安思危,放眼于未來,著力部署數字化戰略。
作為90年代在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的夾縫中成長起來的一家日化巨頭,如今立白集團的日化主業版圖縱橫織物洗滌、家居清潔、餐具清潔、家居消毒、空氣清新以及頭發護理、面部護理、口腔護理、身體護理等多個板塊,其中自營品牌達到6個,代營品牌也達到15個。如何進一步激發立白集團內部組織的高效運轉能力,成為“創二代”必須思考的問題。而在外部,由于新零售的崛起,日化行業的渠道銷售變得更加復雜化,市場消費者的需求也千變萬化,如何快速滿足市場的需求,同樣考驗著這家本土日化巨頭。
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是當前制造業企業必須去擁抱的趨勢,目前組織生產、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物流配送、客戶管理等全流程都已進入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時代。“對于像立白這樣的傳統制造企業而言,數字化升級想要一步到位有一定的難度,智能生產制造的升級過程需要循序漸進,根據我們的情況進行不斷調整升級。這就像游戲升級一樣,裝備不斷升級,能量不斷增加,不斷嘗試新的技巧突破,一步步趨于完善。”陳澤濱說。
在疫情出現之時,立白集團的數字化改革已有雛形,公司已打造出一個由品牌服務商、導購、消費者、員工、供應商等組成的生態圈,可以實現全部連接,讓整個生態快速協作。如以供應體系為例,立白集團已實現新產品開發從線下搬到線上,實現全過程可視化、新產品信息在各系統之間共享,采購訂單也全過程系統化管理,供應商的訂單響應速度提升8.4小時。
這場疫情,證明了立白集團在布局數字化道路具有極大的前瞻性。
在陳澤濱看來,這場疫情,將成為傳統企業加速數字化轉型和變革的催化劑,“在社會需求、媒體環境高速發展的今天,企業領導者也需要快速適應、轉變理念,以更直接有效的方式去面對問題。”
數字化轉型,讓經歷了26年風風雨雨的老牌企業展現出更年輕的狀態,開啟一段新的征程。立白集團在歷經這次疫情考驗后,對數字化的探索也勢必走得更加深遠,其數字化戰疫展現了民族企業在危機中極強的抗風險韌性。立白集團的數字化轉型,或將成為日化行業摸索轉型的一個優秀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