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疫情期間,小劑量消毒液、免洗洗手液、一次性漱口水、一次性酒精棉等小包裝產品備受消費者青睞。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在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重視個人衛生,對方便隨身攜帶的小包裝衛生用品的需求也將會大大提升。疫情期間,小劑量消毒液、免洗洗手液、一次性漱口水、一次性酒精棉等小包裝產品備受消費者青睞。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在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重視個人衛生,對方便隨身攜帶的小包裝衛生用品的需求也將會大大提升。
3月29日,筆者在北京朝陽區一家超市看到,小劑量的免洗洗手液、小包裝的濕巾等商品被擺放著超市最顯眼的位置,時不時會有消費者選擇購買。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個人衛生防護用品的需求量迎來爆發。不僅是一次性口罩、消毒液,具有消毒作用的濕巾、一次性手套、漱口水等產品也成為消費者的購買目標。
正在超市選購的李女士告訴筆者,由于自己上下班都需要乘坐地鐵,為了在公共區域做好個人防護,她從網上購買了小包裝消毒液和免洗洗手液。在超市看到小包裝的濕巾有優惠活動,也打算購買一些。李女士說:“這次疫情,讓大家都認識到了個人衛生的重要性,所以我在超市買東西都戴著一次性手套。”
受疫情影響的餐飲行業,在疫情好轉后開始恢復了外賣業務。筆者詢問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臺發現,一些商家開始為顧客提供一次性消毒用品,方便顧客用餐。
不僅如此,在北京的一家理發店,筆者看到,給顧客清洗時使用的都是一次性毛巾。理發店員工還必須戴上一次性手套。在給顧客修剪頭發之前,還要用消毒液對手部進行消毒。一名員工告訴筆者,疫情爆發后,一些顧客就已經要求使用一次性的產品。他們理發店專門購買了消毒液和一次性手套和毛巾。他還表示:“經過這次疫情,顧客越來越注重個人衛生防護,以后這些東西應會成為常規用品?!?
隨后,筆者在天貓搜索“一次性消毒”。搜索結果顯示,一次性醫用酒精棉片備受歡迎。銷量排名第一的商家,月銷售達到十萬多筆。而通過搜索“免洗洗手液”,筆者發現,仁和、滴露、威露士等品牌推出的小包裝免洗洗手液月銷量均超過一萬筆。有不少消費者留言表示,今后會常備消毒類產品,加強個人衛生防護。
融360維度調查顯示,近六成人表示,本次疫情后,今后在會長期增加口罩、消毒水等醫療衛生用品的消費。業內人士認為,疫情期間,隨著消費者對安全健康的重視,一次性的消殺產品需求急速增長。
天眼查數據顯示,在2020年成立的經營范圍包含“消毒產品”的企業就達到1121家,其中不乏強生、百雀羚、珀萊雅等知名品牌。
受此影響,一些生產大包裝消毒產品的企業也轉而投入到生產小包裝產品的行列中。據了解,疫情期間,國內最大的酒精生產企業之一的中糧生物科技在加大酒精消毒液產品生產的同時,擴大了小包裝酒精的產能。同樣,國投生物也在疫情發生后緊急增加了小包裝酒精消毒液的生產。
為了強化小包裝消殺用品的保障,工信部專門成立包裝輔材協調小組,掌握塑料瓶(桶)、玻璃瓶(桶)等供應情況,引導企業加快小包裝(以500毫升及以下產品為主)產品生產。
有專家表示,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未來,一次性衛生產品以及消殺產品將迎來新的增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