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疫情發生以來,戴口罩、多消毒,已融入到大家的日常生活。但這些消毒用品如果放置不當,可能會釀成意外。近日,在佛山市禪城區,一名司機因車內消毒劑泄漏導致氯氣中毒而被緊急送醫。對此,醫生提醒,不推薦市民購買和存儲高濃度的消毒液,更不宜長時間存放在車內。
據報道,該名女司機當天在佛山市禪城區百花廣場路口附近突然停車,執勤交警發現后上前查看,發現她精神恍惚,不停咳嗽和流鼻涕,打開車門后有一股刺鼻的氣味撲面而來。交警立即將她扶出車外,并證實刺激氣味是因車尾箱的消毒劑在高溫下暴曬后泄漏而散發出。由于司機咳嗽情況惡化,最終送院救治,醫生判定為氯氣中毒。
對此,記者咨詢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陳必桂。據陳必桂介紹,消毒劑可以噴灑消毒,防止細菌病毒孳生,但刺激性氣味或導致人出現頭暈、胸悶、呼吸不暢等癥狀,由于車內空間相對密閉,一旦容器沒有蓋好令氣體泄漏,可能會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另外,估計是消毒水中的次氯酸鈉或者次氯酸讓女司機出現身體不適,一般氯制品的保存溫度建議在25℃到30℃之間。夏天炎熱,在太陽照射下車內溫度高達50℃甚至是60℃,很難滿足相應的儲存條件,因此消毒液不宜長時間存放在車內。
陳必桂表示,不推薦市民購買和儲存高濃度的含氯消毒水、84消毒水等,市民按照用途購買稀釋好的小包裝即可,長時間存放既可能失效,又易引發不必要危險。另外,大部分免洗消毒液都含有較高的酒精成分,車內高溫會導致酒精快速揮發,若裝有消毒液的塑料瓶暴露在陽光下,或導致放大鏡效應聚焦陽光,極易引起自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