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日常生活一不小心發生點小意外,擦傷、摔傷等,許多家庭的小藥箱里都常備消毒藥水以備不時之需。目前市面上消毒藥水品種較多,用法上有些地方需要我們注意區別。
1. 75%酒精
一般用來對傷口周圍的皮膚消毒,但是不適宜用于較大創口及傷口內的消毒,眼、鼻、口等黏膜部位的消毒,存在慢性炎癥及深部化膿性皮膚的消毒等,不能直接涂擦傷口,因為刺激傷口,疼痛難受,還會使創面蛋白凝固,影響傷口愈合。
2. 碘酊即碘酒
是碘伏與酒精的混合溶液,相對于酒精消毒效果好,用來消毒傷口周圍的皮膚,但不能涂在傷口上,由于它含有酒精成分,酒精的禁忌癥它同樣擁有,且涂后需盡快用75%的酒精進行脫碘處理,以免灼傷皮膚。對碘過敏者禁用。
3. 碘伏
碘伏是碘的絡合物,比酒精消毒范圍更廣泛,比碘酊對皮膚的刺激性更小,安全性更高。
可直接用到粘膜上進行消毒,對皮膚黏膜無刺激、無腐蝕,可在創面上形成一層保護膜,不易讓細菌及塵埃再次侵入傷口。適合于嬰幼兒皮膚消毒,但對碘過敏者禁用;甲亢病人慎用。
4. 安爾碘與無痛碘
均為碘和醋酸氯己定為有效成分的消毒液,適用于皮膚粘膜消毒。
兩者的區別是無痛碘不含酒精,無刺激,尤其適合于嬰幼兒皮膚消毒;著色淺,不需要脫碘。對碘過敏者禁用。
5. 雙氧水
日常消毒的是醫用雙氧水。醫用雙氧水具有氧化性,擦拭到創傷面,會有灼燒感,但安全性較高,殺菌后剩余物為水,用清水清洗一下就可以了,過3-5分鐘就恢復原來的膚色。對于有創皮膚的處理,可先用醫用雙氧水清洗,再用其他消毒藥水做二次處理。
需要注意的是,在應用雙氧水時要嚴格控制濃度不高于3%,否則會引起局部皮膚燒傷。
6. 龍膽紫
又稱紫藥水、甲紫,是由龍膽紫和水配成的溶液。多用于皮膚、黏膜的創傷感染及真菌感染。因其收斂及結痂快,故不宜用于較深傷口及較臟傷口,否則痂下易積存膿液。
由于近年來發現龍膽紫是潛在的致癌劑,因此使用減少。
7. 紅汞
又稱汞溴紅、紅藥水,有收斂和抑菌作用。因紅汞的穿透力很弱,只有較小的抑菌作用,有機物和堿性環境都會降低其作用,消毒效果并不可靠,且含有重金屬汞的有機化合物,對人體有毒,大面積皮膚擦傷時不宜使用,以免造成大塊皮膚壞死。
紅汞不能與碘酊混合使用或同一部位先后使用。對汞過敏者也不能使用。
建議當傷口不大、不深、不臟、出血不多時可用以下方法自行處理:
●傷口可用碘伏等先清洗。傷口周圍消毒可用酒精、碘酒;切記應從傷口內向外進行消毒,不要用擦過周圍皮膚的棉球再去擦傷口;
●最好不用紅汞、龍膽紫涂擦傷口;
● 如果傷口較小、較淺,沒有任何消毒液時,可以用純凈水或者生理鹽水將傷口沖洗干凈,貼上創可貼或者紗布。一般情況下,用0.9%的生理鹽水清洗傷口,是最好的處理方法。
●如果傷口較大、深、臟或流血不止,最好上醫院,以免加重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