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疫情期間,大家都高度重視日常的消毒防疫,肥皂、洗手液、酒精、消毒液等都成了生活的必需品。不過,有不少人因洗手過頻、使用消毒措施不當引發皮膚過敏、蛻皮等癥狀。
過度清潔反而使你的雙手更“臟”
頻繁的清潔、消毒手部皮膚會破壞皮膚屏障的正常結構,改變皮脂膜pH值,皮膚會有干燥、泛紅、瘙癢甚至蛻皮紅腫等情況出現。
另外,消毒劑里的一些化學物質如乙醇等,長期使用會導致皮膚干燥、粗糙、失去彈性、皸裂,甚至繼發感染等問題。過度清潔、消毒雙手還會引起皮膚表面菌群變化,導致耐藥菌感染和院內感染。
皮膚失去保護罩變成敏感肌
什么是敏感性皮膚?簡單的說,就是你的皮膚因為喪失了保護罩而變得“矯情”。
有研究表明,在患有手部濕疹的醫務人員中,有52%的人既往洗手、消毒頻率大于10次/天,這說明過度清潔消毒可帶來患皮膚病的風險。不少人雙手會反復出現散發或成簇丘疹、小皰,奇癢難耐。抓后有水滲出、糜爛,有的會出現脫屑、裂口、皮粗厚、皮色黯黑等表現,癥狀時輕時重,這就是濕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