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新時代撲面而來,消費市場不斷變化,消費水平快速提升,消費者對個性化、功能化等多層面的需求日益突出。為增進廣大消費者對洗滌護理用品常規知識的深入了解,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特請來多位行業資深專家,從行業發展、成品、原料等多方面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進行了講解、答疑解惑。本講堂特別敬獻于那些熱愛美、熱愛生活、熱愛健康的人們!每周二、周四持續放送,敬請關注。同時,本系列視頻也在人民網慕課、中國消費者協會微信號等媒體持續播出。
洗滌用品知識專家大講堂(第45篇)
本期講堂內容:洗滌劑助劑的作用及發展趨勢
本期邀請專家:中國日用化學工業研究院重點實驗室特聘專家 杜志平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些洗滌劑助劑相關知識。
助劑的英文是builder,指能夠增強合成洗滌劑中主活性物表面活性劑去污能力的組份,在洗衣粉中助劑的加入量可以高達40%~60%。
在洗滌劑配方中, 助劑主要起以下四個方面的作用:
1)軟化水:降低洗滌用自來水中的Ca ++ 、Mg++等硬度離子濃度, 防止織物表面灰分沉積和提高表面活性劑的去污性能;
2)維持堿度和pH緩沖性能:使日常生活中的酸性污垢更容易去除;
3)懸浮、分散污垢和抗再沉積性能:通過破壞織物與污垢之間的鈣橋使污垢粒子更容易去除, 又不容易再回到織物表面;
4)與表面活性劑有一定的協同增效作用。
歷史上,新型洗滌劑開發總與新型助劑的出現緊密相連。
早期洗滌劑以肥皂為主活性物,助劑為無定型硅酸鈉(水玻璃)和碳酸鈉,發揮去除水中的硬度離子減少鈣皂形成和提供并保持堿度的作用。由于容易形成不溶物, 沉積到被洗織物表面出現多次洗滌后的發硬、發脆, 穿著不舒服和容易損壞等問題。
洗滌劑配方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是用具有螯合性能的磷酸鈉類助劑代替了以上沉淀助劑。20 世紀40 年代, 歐洲開始在一些高級洗衣粉中添加焦磷酸鈉類助劑, 使洗滌性能大為提高。但是也有與硬水離子結合生成水不溶物, 沉積織物表面的傾向。
20世紀50 年代,新型多功能螯合性助劑三聚磷酸鈉(STPP) 在洗滌劑配方中引入,徹底克服了這些難題,賦予洗滌劑配方更完善的特性。STPP 是無毒、無刺激性的優秀多功能洗滌助劑。磷還是食品中含有的重要營養成分和植物肥料。農用肥料、生活廢水以及洗滌廢水中的磷酸鹽可能排入湖區和河流中產生過肥化即富營養化,致使水體中藻類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水中溶解氧下降, 水色變暗, 透明度變低, 甚至發臭, 嚴重影響人類生產活動和飲用水供應安全。
雖然洗滌劑中磷酸鹽在水域中只占各磷源的一部分,但許多國家卻寧愿禁止或限制家用洗滌劑中用磷酸鹽的含量,這就導致了對STPP 代用品的尋求。目前, 國內外占優勢的代磷助劑是4A 沸石+碳酸鈉+ 聚羧酸鹽等的共助劑體系。其中4A 沸石的主要作用是通過離子交換降低水中硬度離子; 碳酸鈉可維持洗液的堿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中硬度離子; 聚羧酸鹽抑制碳酸鈣結晶增長, 并具有分散、懸浮污垢功能。三者的合理配合,保證了無磷洗衣粉的質量。
此外,在合成洗滌劑配方中還會添加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非去污組份,可稱為輔料(auxiaries)或添加劑(additives)。而洗衣粉中在洗衣粉中的含量很大硫酸鈉(芒硝),既不屬于助劑,也不屬于添加劑,被稱為填充劑(fi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