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據佛山市消委會官網消息,冬天悄然而至,干洗行業也迎來了一年最旺的季節,消費者習慣將一些比較厚重的衣物拿到各干洗店進行洗滌,即省時省力又省事。但送洗衣物時稍有不注意,可能發生消費糾紛,甚至帶來損失。日前就有媒體報道稱,市民把800元的皮外套拿去洗衣店洗滌后被洗了一個破洞,經職能部門反復調解下也只得到400元的賠償。為防止洗衣消費糾紛發生,佛山市消委會發出消費警示:冬季干洗衣物請不要掉以輕心!
一、謹慎選擇干洗門店,勿盲目辦卡。
隨著干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不同類型、品牌的干洗店涌入我們的大街小巷。尤其是一些新開的洗衣門店,打著開卡優惠的誘人宣傳廣告,收費明顯較低的,干洗技術和衛生等方面都可能大打折扣。所以,消費者在面對眾多的選擇時,一定要先了解洗衣門店的實力和技術再作出消費決定。
二、送洗衣物時,留意查看門店記錄衣物狀況是否屬實。
消費者在送洗衣物時,與店家先確認衣物存在狀況、洗滌方式。門店會根據衣物的狀況收取不同的費用,比如油漬、污漬等情況嚴重可能要加收費用,要檢查確認這些記錄是否屬實,以防店家弄虛作假收取高額洗衣費。
三、貴重衣物盡量要求簽訂洗衣合同或保價服務。
貴重的衣物盡量要求與店家簽定洗衣合同,或者進行保價服務,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避免發生洗衣糾紛時,對購衣價格爭論不休。
四、取衣物時注意驗收細節。
為避免爭紛,在取衣物時應當現場驗收,仔細檢查衣物是否洗滌干凈,是否有出現瑕疵、縮水、損壞等問題,有異議及時提出協商解決。
五、注意留存洗衣憑證。
即使衣物已清洗完,也要保留店家相關的洗衣單據、名片等憑證,一旦發生消費糾紛,可作為證據進行維權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