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梅雨季節到了,一直陰雨連綿,更令人感覺煩悶:穿出去的美美衣服很容易被淋濕;洗了之后卻又晾不干,隱約還有一股霉味;衣柜里的衣服似乎也長出了霉斑……“防潮”是我們在這個梅雨季節的主角。
梅雨季,又稱黃梅天,是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間持續天陰有雨的自然氣候現象。梅雨季節里,空氣濕度大、氣溫高,衣物等容易發霉。
衣服上有了細菌,不僅會有難聞的味道,還可能影響身體健康,導致各種疾病的產生。
那么問題來了:這些細菌是怎么生出來的呢?
細菌怎么來的
營養物質:對細菌來說,其營養物質來源豐富,比如衣服上殘留的污漬、殘留的洗衣液、棉纖維織物等均是細菌的鐘愛的食品,還不挑食。
另外,由于棉纖維也是細菌的“口糧”,這就解釋了為何棉質的衣服更容易發臭的原因。
水分:濕的衣服、陰雨天或黃梅天中空氣的濕度大,這為細菌繁殖提供了足夠多的水分。
溫度:環境中,細菌最適合繁殖的溫度在30~35度,這也是為什么冬天陰干的衣服沒有臭味的原因,因為細菌在冬天的溫度下都“冬眠”了。
細菌源:除非我們生活在理想的無菌環境中,否則生活中細菌無處不在。
怎么消滅細菌
1、 減少衣服上污漬殘留。選用去污力強的洗滌劑徹底清除污漬。意思就是,衣服要干凈!
2、 減少衣服上洗滌劑殘留。選用易過水、易漂洗的洗滌劑,洗衣液要適度,不要用多了!
3、 減少衣服上水分含量。要甩干!有條件的話再烘干處理(注意:有些衣服不能甩干或烘干,看衣服標志哦)。
4、 減少細菌污染。使用有除菌功效的洗滌劑,選用那種既能殺死衣服上的細菌,又能抑制細菌滋生的洗滌劑。另外,衣服晾掛在干凈通風的環境中。
如何避免衣物被霉菌污染
1、將衣物清洗干凈。防霉防蛀的關鍵,是將衣物洗凈。衣物中的水分會導致霉菌或蟲卵大量繁殖、生長。因此,衣物必須徹底晾曬后才能入柜貯存。
2、衣物最好懸掛起來。防霉應把防霉防蛀劑吊掛于衣物上方約10厘米處,這樣其有效成分才能充分揮發,達到好的效果。在梅雨季節應盡可能少開貯物箱的門,以免吸濕性較強的棉、麻、絲、毛等織物霉變。棉毛襯衫等衣物不宜裝在塑料袋中存放,以免衣物中的濕氣聚集,引起霉變。
3、不宜用電熨斗加熱的方法弄干衣物,因為電熨斗不能完全燙干衣物,反而容易引起衣物霉變。
4、適當準備些防霉除濕的商品必不可少。除了樟腦丸、防霉餅等常用的防霉用品外,超市里還有竹炭、木炭制品等吸濕、除濕用品,可降低衣櫥、鞋子里面的濕度。
5、衣服發出霉味時,可以在洗衣盆的清水中加入兩勺白醋和半袋牛奶,把衣服放在這特別調配的洗衣水中浸泡10分鐘,讓醋和牛奶吸附衣服上的霉味,然后用清水洗凈,霉味就沒有了。
6、當衣服上出現霉斑時應及時消除。把發霉的衣服放進淘米水中浸泡一夜,讓剩余的蛋白質吸附霉菌。第二天,淘米水的顏色變深了,霉斑已經清除了不少。對于霉斑依然較頑固的地方,可涂些5%的酒精溶液,或者用熱肥皂水反復擦洗幾遍,然后只要按常規搓洗,霉斑就可以完全除去了。
7、要保持室內空氣干燥、流通,家里應該常打開門窗,使室內通風干燥。如果室外的濕度比室內高,就不宜開窗。梅雨季節盡量不要在臥室內晾濕的衣服,以減少室內霉菌污染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