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品質量安全知識系列宣傳-----熒光增白劑
2015/06/11 14:59:24來源:
作者:
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 《消費品》雜志社組編
技術顧問:董仲生(國家染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高工)
秦鈺慧(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衛生與產品安全所 研究員)
賴 維(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皮膚科 主任醫師、教授)
主 編:張建梅
編 輯:李烜赫 王向龍 王海琳
美 編:欒良才 張雯嘉
前 言
一段時間以來,衛生巾、化妝品、學生作業本中含有熒光增白劑,“熒光增白劑會致癌”的傳言給消費者造成了不小的恐慌。
可是,這些傳言都是真的嗎?你知道熒光現象是怎么回事嗎?你了解什么是熒光增白劑嗎? 熒光增白劑到底安全不安全?
本手冊綜合了行業內科研機構和權威專家的觀點,回應的是大家最關心的“常識”問題。其實,對于常識問題最容易想當然,但這也是分歧與謬誤的開始。
1、什么是熒光?
說到熒光,很多人會立即聯想到螢火蟲,那常常是我們兒時記憶里最美妙的景象。
其實,熒光只是一種冷發光的物理現象,是吸收一定波長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線或X射線)后發出更長波長的出射光(通常為可見光),比如,吸收藍光發出綠光,吸收綠光發出紅光……最常見的是吸收紫外光發出藍光。而一旦停止入射光,發光現象也會隨之消失。
2、有天然存在的熒光物質嗎?
熒光物質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存在于各種動物體內,像很多海洋生物如蝦、蟹、水母,以及陸地上的螢火蟲等,它們能發光是因為體內含有各種熒光蛋白質。
一些熒光物質甚至在人的身體中也存在,比如部分氨基酸,維生素A、E和B12,核苷酸,荷爾蒙等。許多日常最常見的食品也都有熒光,比如醬油、普洱茶、白酒、紅茶和咖啡等發酵食品,都可以產生熒光。
3、熒光物質對人和動物有危害嗎?
有些人對有熒光的物質有一種恐懼感,認為發出熒光的物質會對人體有傷害。其實,不因為有熒光就感到可怕,一種物質會不會發出熒光,與是否有毒性是毫不相關的。
因為熒光現象是一種純粹的物理現象,沒有化學反應,不會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況且能發出熒光的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B12、蛋白質、色氨酸、酪氨酸以及荷爾蒙等,還是作為營養及維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質被人體所吸收。所以說,毒性和熒光之間不存在任何關系。
4、什么是熒光增白劑?
熒光增白劑,英文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s,簡稱FWA,是一類能吸收紫外光,從而發出藍光或藍紫光的有機化合物。在國家標準GB/T 6687-2006《染料名詞術語》中是這樣定義的:熒光增白劑是一種無色的熒光染料,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可激發出藍、紫光,與基質上的黃光互補而具有增白效果。
通俗一點說,熒光增白劑就是利用光學上的補色作用使白色或淺色物品(如紡織品、塑料、紙張等)增白、增亮或增艷,它與物品之間不發生化學反應, 而是依靠光學作用增加物體的白度,利用熒光增加視覺上的白度感。所以,熒光增白劑又稱為“光學增白劑”、“白色熒光染料”等。
“熒光增白劑是人類特意制造出來的、用于產生熒光的物質,天然能夠發出熒光的物質不在此列,目的和用途不是用于產生熒光的物質,也不屬于熒光增白劑。”
5、熒光增白劑有哪些?
和食品添加劑一樣,熒光增白劑種類繁多,按用途常分為洗滌劑用熒光增白劑、紡織品用熒光增白劑、造紙用熒光增白劑、塑料與合成材料用熒光增白劑和其他用途熒光增白劑等。
按離解性質分類,熒光增白劑又可分為非離子增白劑、陰離子增白劑、陽離子增白劑和兩性增白劑。
英國染色工作者協會出版發行的《染料索引》收錄的熒光增白劑,按照化學結構可分為二苯乙烯型、香豆素型、吡唑啉型、苯并惡唑型、苯二甲酰亞胺型等五大類。
目前,世界上已生產的熒光增白劑約有15種基本結構類型、近400種不同結構的化合物。
6、熒光增白劑怎么發揮作用?
大家都知道,白色物質一般對可見光中的藍光有輕微吸收,從而在某些程度上造成藍色不足,使其稍帶黃色而顯得陳舊。
通過某種方法使熒光增白劑染到有一定白度的紡織品、紙張、塑料、洗滌劑等基質上,當在日光或其他含有紫外光的光源照射下,熒光增白劑就會吸收肉眼看不見的紫外光(波長300~400nm)而發出明亮艷麗的藍紫色熒光(波長420~480nm),與基質上的黃光互補得到白光,從而對物品有增白效果。
由于熒光增白劑把不可見的紫外光轉化成了可見光,增加了反射出的光強度,所以令物品看起來更潔白、明亮。
7、熒光增白劑增白有什么特點?
熒光增白劑的增白效果是利用物理上的光學原理,也就是光學上的補色、增亮來達到增加視覺效果的作用,所以不會對被增白的物品造成損傷(比如不會造成紡織品纖維強度下降等),是漂白和上藍等其他增白方法無法實現的,所以對于已經具有一定白度的基質是目前最有效和最常用的增白方法。
8、熒光增白劑應用于哪些領域?
熒光增白劑已經有超過75年的使用歷史了。從最初的紡織品上的應用,發展到現在廣泛用于造紙、洗滌劑、紡織品、塑料、涂料、油墨、皮革、防偽、激光探測等多個領域,甚至應用到生物醫藥上,并且其應用領域仍在不斷地擴大,與我們的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
造紙白度是紙產品的一項重要技術指標,而生產紙產品的紙漿的白度是通過制漿過程中的化學漂白獲得的,對于某些紙產品有時還需要添加適量的熒光增白劑來提高視覺白度。熒光增白劑是生產紙產品的一種功能性助劑,能在化學漂白的基礎上將紙產品的視覺白度提高10%以上,又不會引起紙漿的化學耗損。
洗滌劑中添加一定品種、適量的熒光增白劑,不但能改善洗滌劑的外觀,同時還能增加洗滌織物的白度或鮮艷度,改善洗滌效果,使白色織物潔白而明亮,使淡色織物鮮艷亮麗。因此,熒光增白劑已成為織物類洗滌劑配方中的重要助劑之一。
紡織品行業是熒光增白劑應用最早的領域,天然纖維、合成纖維織物經過褪漿、精煉以后,仍帶有微黃色。熒光增白劑在紡織品上能夠通過吸收紫外光而發出藍紫色熒光的特性中和黃色,從而使織物增白;同時又可以利用其增加織物亮度的特性,使淺色織物增艷。
9、熒光增白劑加的越多效果越好嗎?
答案是否定的。熒光增白劑的使用應為“微量”,否則效果適得其反。
因為織物上黃光的強度有限,所需熒光增白劑發出的補色光——藍紫色熒光也是有限的。隨著織物上熒光增白劑濃度的增加,它發出的藍紫色熒光強度也在增加,當織物上熒光增白劑濃度增加到合適的濃度時,它發射出的藍紫色熒光與織物上的黃光彼此抵消,織物增白效果最好。
而一旦藍紫色熒光強度大于織物上黃光的強度時,熒光增白劑本身的外觀顏色也會表現出來,就會造成增白效果降低。所以熒光增白劑不是用的越多越好,用量得當效果最佳。
10、產品中使用熒光增白劑安全嗎?
如果你到歌廳里,你和你伙伴身上的衣服在紫光燈下有時會閃光,那就是衣服中熒光增白劑在起作用。其實,幾乎我們每個人都貼身接觸過織物里的熒光增白劑,也使用過洗衣液等含有熒光增白劑的洗滌產品。
熒光增白劑從上個世紀開始,由最初的主要用于紡織品,發展到現在主要用于洗滌劑和肥皂、造紙、各種紡織品及塑料、涂料、防偽等多個行業。至今在國內外已有70多年的使用歷史,目前還沒有出現過由于熒光增白劑造成致病或人身傷害的案例。而且,有結構登記號的近400種熒光增白劑,經過多年的大浪淘沙,有些早已被淘汰,目前世界上仍在生產和使用的幾十種常用品種,已被毒理數據證明是低毒或基本無毒的,可放心使用。
使用經驗證明,熒光增白劑不僅對消費者是安全的,對生產熒光增白劑的工人也是安全的。
但是為什么人們關于熒光增白劑的擔憂仍在被反復重申呢?這是因為:一是人們可能只看到了關于熒光增白劑能延緩血液凝固或致癌的早期的假想和未被證實的描述,而沒有注意到后來毒理學家經過科學嚴謹的研究得出的相反的結論;二是有的商家為了促銷其產品,借助大眾媒體肆意夸大熒光增白劑的毒性和可能對人體的危害,有意誤導消費者,這也是人們對熒光增白劑產生錯誤認識的一個主要原因。
11、國內外對熒光增白劑安全性的研究結論是什么?
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圍繞著熒光增白劑的安全性國外就開始進行研究,多國毒理學家及歐洲化學工業協會、歐洲肥皂洗滌劑協會、日本國立衛生試驗機構、日本肥皂洗滌劑協會等不同的獨立組織、研究機構,以及汽巴-嘉基、拜耳等國際大公司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并發布了報告。
研究結果表明,熒光增白劑對皮膚和眼沒有刺激性,沒有皮膚致敏性和光毒性,經口毒性和經皮毒性為無毒或低毒,無致癌性,無生殖毒性和致畸性,也沒有致突變性(即無遺傳毒性)等。
所有這些實驗均證明,熒光增白劑是可以安全使用的,對人體及環境均沒有負面影響,否定了一些最初緣于假想熒光增白劑可致敏、致癌等不安全的描述。
以歐洲化學工業協會和歐洲肥皂洗滌劑協會為中心,1999年啟動了“家用清潔產品成分的人類以及環境風險評估”項目,于2003、2004年完成了對衣物洗滌劑用熒光增白劑FWA-5、FWA-1詳細的安全性評價和風險評估,所得結論為:衣物洗滌劑用熒光增白劑在洗滌中對人體和環境的影響風險是非常低的。
"所有這些實驗證明,熒光增白劑是可以安全使用的,對人體及環境均沒有負面影響。"
日本肥皂洗滌劑工業協會2007年10月發布了《熒光增白劑對人體健康和環境影響風險評估的結果》,結論是:熒光增白劑FWA-1和FWA-5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的影響風險是很低的。
2011年8月,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在北京召開“洗滌劑用熒光增白劑安全性專家媒體見面會”,有關權威專家也給出結論——“含熒光增白劑的衣料洗滌劑對人體和環境是安全的。”
原化工部農藥安全評價監督檢驗中心也對熒光增白劑CBS-X進行了毒性實驗,結果確認,在給定劑量下,熒光增白劑為低毒性,無刺激性。
這些足以證明,目前洗滌劑用熒光增白劑對人體和環境都是安全的。
12、熒光增白劑會破壞環境嗎?
安全,不僅是對人的身體健康而言,對我們的生活環境也至關重要。從國內外關于熒光增白劑對谷物、大豆的影響實驗,以及土壤、污水、河流、飲用水中的熒光增白劑對環境的影響實驗結果來看,熒光增白劑可吸附在植物根部而不會透入其根莖、葉、花和果實中,這表明熒光增白劑對農作物以及食用農作物產品的人和動物有很高的安全性。
同時,對自然環境中的熒光增白劑,可光分解(降解)和活性污泥吸附降解,加氯化消毒裝置也有較好的處理效果,因此土壤及經三級處理后的污水中熒光增白劑的含量非常低,不會對人類、農作物和水生生物以及環境產生危害。
13、我國洗滌用品標準中對熒光增白劑有要求嗎?
目前我國關于洗滌劑用熒光增白劑的標準為行業標準QB/T 2953-2008《洗滌劑用熒光增白劑》,該標準明確了可用于生產織物洗滌劑的熒光增白劑的種類為“二苯乙烯基聯苯類(如CBS)”和“雙三嗪氨基二苯乙烯類(如33#)”。在國際上,CBS被稱為FWA-5,33#被稱為FWA-1。這兩種熒光增白劑在國際國內洗滌用品中均是廣泛使用的,而且歐盟、日本等國家、地區的相關機構所做的風險評估報告也顯示它們對人體和環境都是安全的。
在我國QB/T 2486-2008《洗衣皂》、GB/T 13171-2009《洗衣粉》和QB/T 1224-2012《洗衣液》標準中,沒有關于熒光增白劑添加量的要求,也沒有檢測指標的要求,而且,含有熒光增白劑的洗滌劑是國家鼓勵發展的產品。
我國政府一直鼓勵發展多功能、環保型、濃縮型的洗滌產品。國務院辦公廳“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計劃”、工信部“輕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等政策文件中,均將“多功能、環保型、濃縮型洗滌劑產品”列為行業發展方向及重點支持領域。含熒光增白劑的洗滌劑本身就是一種多功能的洗滌劑,屬于國家政策鼓勵發展的范疇。
有些消費者的疑慮是:在洗滌用品產品標準中,為什么不規定添加量呢?這是因為,首先添加的熒光增白劑本身是安全的,同時添加熒光增白劑的衣物洗滌劑是一個“自限性”產品,即由于其配方技術要求,洗滌劑用熒光增白劑只能微量加入,若過量加入則不但不能增加洗滌效果,反而會使衣物變黃;其次,由于其價格昂貴(如CBS價格通常在18萬元/噸左右),也制約了企業在配方中的加入量。這就是我國、日本以及歐美等地區的發達國家也不規定添加量的原因。我國衣用洗滌劑產品中熒光增白劑一般添加量在0.02%~0.4%,與歐美及日本相比略低或相當。所以在標準中沒有規定熒光增白劑的用量。
參考鏈接:http://www.cassdi.org/show.hp?contentid=4036
14、學生課本中是否有熒光增白劑?
我們往往聽到,“XX有毒,XX致癌……”就會十分恐慌,其實自然界中有很多東西,在普通的狀態下都是安全的,以至不可缺少的,它不是毒物,就像鹽;但如果超過一定的量,就會產生質變,吃太多的食鹽也是這樣,而我們不會因此而說食鹽是有毒的。當然,像鹽一樣安全,并不代表它可以吃或者有必要吃;熒光增白劑是安全的添加劑,并不代表有必要添加。
本網維權及免責聲明
-
1.凡本網所有原始/編譯文章及圖片、圖標的版權均屬中國洗滌用品行業信息網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信息來源:中國洗滌用品行業信息網”。違反上述規定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侵權責任的權利。
-
2.凡本網注明“信息來源:XXX (非中國洗滌用品行業信息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 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相關新聞
-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