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在沒有排污管的地方使用合成洗滌劑,排入河流和湖泊中會降解嗎?
現在,日本家用洗滌劑中使用的是在自然界易于降解的成分,因而在即使沒有下水道的地方,只要使用量沒有超過自然凈化力的范圍,就可以被河流和湖泊中的微生物所分解。洗滌劑的使用歷史已超過40年,至今沒有關于無下水道區域的河流和湖泊中表面活性劑成分增加的報道。
在河流和湖泊中能夠檢測出表面活性劑,是因為其無法生物降解嗎?
表面活性劑屬于有機物的一種。在一般有機物分解延遲的環境中,表面活性劑的分解同樣也會發生分解延遲現象。因而,在其他有機物分解有殘留的污濁河流和湖泊中,也會檢測出一部分表面活性劑。
未被分解的表面活性劑會在河流的底泥中蓄積嗎?
河流底泥中棲息著許多微生物,它們可對水中的表面活性劑進行分解。在底泥中可檢測到表面活性劑,是因為微生物還沒有對該表面活性劑進行分解。然而,在底泥中產生高濃度表面活性劑的蓄積幾乎是不可能的。
洗滌廢水和由廚房排出的廢水作為農業灌溉用水,會對農作物生長產生惡劣影響嗎?
研究者通過各種試驗證實:當表面活性劑的濃度<10mg/L時,不會對植物的生長產生惡劣影響;當表面活性劑濃度達到100~500mg/L時,就會對植物的生長產生阻礙,甚至導致植物的枯死。一般地,污水處理場流入的表面活性劑濃度(MBAS)平均只有5mg/L,根本達不到影響植物生長的高表面活性劑濃度。
合成洗滌劑對水生生物的影響如何?
在水生生物影響方面,至今各國尚無合成洗滌劑對河流和大海中水生生物產生惡劣影響的報道。含LAS的合成洗滌劑使用歷史已超過30年,流入環境中的合成洗滌劑已被微生物所分解,實際存在于各種環境中的表面活性劑濃度非常低。因此,至今尚無LAS對生態體系產生重大影響的報告,也沒有關于合成洗滌劑對魚的生長產生致畸性的學術報道。
通常,對水生生物產生影響的表面活性劑濃度在0.1mg/L以上。日本肥皂洗滌劑工業協會對日本4條主要河流中的表面活性劑濃度進行了調查,確認了這些河流中的表面活性劑濃度非常低,不會對水生生物有任何影響
污水處理除去洗滌劑能達到什么程度?
通常以MBAS(洗滌劑主成分表面活性劑的含量)和BOD(包括表面活性劑在內的有機物的含量)兩項指標作為衡量污水處理程度的指標。表30是對日本13個指定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流入污水、排出的凈化水質的統計結果。從該結果來看,污水處理廠對洗滌劑的去除率幾乎同有機物一樣。這說明,洗滌劑和其他有機物一樣,可以在污水處理廠得到很好地凈化處理。
合成洗滌劑與肥皂對環境水系的影響有差別嗎?
合成洗滌劑與肥皂對環境水系的影響各有利弊。從分解性的角度來看,合成洗滌劑的分解性比肥皂差;而從有機污濁量來看,則是肥皂多于合成洗滌劑。因而,不能簡單地評價誰好誰壞。討論化學物質對環境的影響,應該從造成環境污染的有機物質的量和分解速度兩方面來考慮。向環境排出較少的有機物質是比較理想的狀態;為了保持水質良好,不僅要減少排出的有機物質量,同時還要保持排出物能夠快速地分解。
各種洗滌劑每次洗滌排出的表面活性劑量因制品而異。一般地,皂粉的排水量是合成洗滌劑的4~6倍(表31)。盡管肥皂的降解速度比LAS快很多,但是每次洗滌(洗滌量相同時)排出的肥皂量要大大多于合成洗滌劑,因而其對環境的影響也很大。所以,不管是皂粉還是合成洗滌劑,按照正常用量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合成洗滌劑與富營養化有關嗎?
洗滌用合成洗滌劑的無磷化已經消除了由合成洗滌劑帶來的富營養化問題。洗滌用合成洗滌劑與富營養化現象的關系,主要是指洗滌劑中的重要助劑——三聚磷酸鈉(STPP)中含有磷元素,它可引起水中的藻類發生瘋長。引起水質富營養化的原因主要是磷和氮兩種元素,由洗滌劑帶入水中的磷約占流入自然水系磷總量的10%。因此,只從洗滌劑中除去磷無法解決水質富營養化問題,消除由農林畜牧業排放水中的磷才是解決水質富營養化的根本措施,而齊全的排水管網不可或缺。
出于保護環境的考慮,日本洗滌劑業界已經自發地降低了洗滌劑中的磷酸鹽含量,并逐步實施洗滌劑的無磷化。1980年,日本開發出了含鋁硅酸鹽的無磷洗滌劑;1992年,日本無磷洗滌劑占肥皂洗滌劑總產量的97%,而家庭用洗滌劑幾乎全部實現無磷化。現在,日本使用含磷洗滌劑的場合只有專業清洗和海洋船舶設備清洗等特殊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