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合成洗滌劑的安全性有問題嗎?都有哪些評價項目?
在正常使用條件下,洗滌類產品的安全性是沒有問題的,該結論已經得到各國和地區研究機關的一致確認。
洗滌劑的安全性必須按照該物質的實際使用條件進行評價。對肥皂和洗滌劑在實際使用條件下的綜合評價,具體內容包括“正常使用時”和“誤食、誤使用”兩個方面。
表1 對肥皂和洗滌劑在實際使用條件下的綜合評價內容
條 件 | 潛在的危險性 | 評 價 項 目 |
正常使用時 | 慢性毒性 | 長期毒性試驗、吸收、分布、代謝、排泄試驗 |
致癌性 | 致癌性、誘發癌性、致突變性試驗 | |
對后代的影響 | 致畸性試驗、繁殖(多代)試驗 | |
對皮膚的影響 | 皮膚刺激性試驗、皮膚敏感性(過敏性)試驗 | |
誤食、誤使用時 | 急性作用 | 急性毒性試驗、眼刺激性試驗 |
洗滌劑的安全性已得到官方機構確認嗎?
日本的政府機構根據對國內外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兩方面的試驗結果及實際使用狀態等的綜合評價,確認合成洗滌劑的安全性沒有問題。其中,日本科學技術廳(1965年7月,1978年10月)和勞動厚生?。?983年5月)兩家政府機構先后3次確認了合成洗滌劑的安全性。此外,日本多個地方政府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表26)。
表2日本地方政府對合成洗滌劑安全性的確認情況
時 間 | 確認機關 |
1980年7月 | 東京都衛生部 |
1980年11月 | 日本神奈川縣衛生部 |
1980年12月 | 大阪府衛生部 |
1981年7月 | 日本神奈川縣衛生部 |
1982年8月 | 日本神奈川縣衛生部 |
1983年 | 橫濱市、川崎市、札幌市 |
合成洗滌劑的毒性程度怎樣?
在正常使用條件下是不需要擔心合成洗滌劑的毒性的。對于合成洗滌劑毒性的討論和評估,一般按照“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兩項來進行。
急性毒性是指誤將液體洗滌劑當成飲料飲用時對人體的毒害性,一般用LD50(半致死量,數值越低表示毒性越高)來表示,其分級情況見表27。實驗數據來看,合成洗滌劑的急性毒性試驗數值同家庭日用品中的食鹽、發酵粉幾乎處于同樣的水平。
毒性等級 | 1 | 2 | 3 | 4 | 5 | 6 |
毒性程度 | 超毒性 | 強毒性 | 中等毒性 | 輕度毒性 | 實際無毒性 | 實際無害 |
LD50值(與體重1kg相當的值) | ≤1mg | 1~50mg | 50~500mg | 0.5~5g | 5~15g | ≥15 g |
合成洗滌劑的毒性試驗數據
試驗材料
LD50值(g/kg)
動物
毒性程度
合成洗滌劑(衣料用)
4~7
大白鼠
4(輕度毒性)
合成洗滌劑(廚房用)
6~10
大白鼠
5(實際無毒性)
食鹽
3.75
大白鼠
4(輕度毒性)
發酵粉
3~4
大白鼠
4(輕度毒性)
慢性毒性指的是在通常使用方法下長期使用時對人體產生的毒性,一般以動物投與試驗的最大無影響量作為參考性數據。日本國立衛生試驗所對支鏈烷基苯磺酸鈉的綜合評價是:最大無影響量300mg/kg/天,LAS與高級醇系表面活性劑的慢性毒性幾乎一樣,人體最大攝入量的推算值為0.2mg/kg/天。這比動物投與試驗中長期投用而對動物沒有任何作用的最大無影響用量要小很多,所以完全可以放心地使用。
自來水中含有微量表面活性劑,可供人飲用嗎?
WHO(世界衛生組織)認為,自來水中來自洗滌劑的微量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對人體健康不會產生影響,因而于1992年撤銷了《自來水指南》中涉及此方面的條款。
日本《自來水法》規定的自來水水質標準是:陰離子表面活性劑≤0.2mg/L。這個數據是為限制從水龍頭放出的自來水的發泡性而制定的,并不是針對安全性的規定。通常情況下,自來水不會達到這樣的值。美國也有類似的限制飲用水發泡性的條款。
合成洗滌劑會促進有害物質進入體內嗎?
合成洗滌劑及其主要成分LAS等表面活性劑,在高濃度下可使水中不溶性的油性物質溶解,即具有所謂的“增溶作用”。以多氯化聯二苯(PCB)為例,當LAS濃度達到400mg/L時,它就會發生增溶作用。但在實際情況下,即使在水質污濁嚴重的河流中,表面活性劑的濃度也只不過1~2mg/L,這么低的濃度表面活性劑根本不會產生增溶作用。而PCB并不是完全不溶于水,它的溶解度大約為0.5~1.5mg/L。由此看來,流向自然環境的合成洗滌劑不會使PCB增溶,也不會促進生物體對PCB的攝取量。對于其他物質的考察結果也證實:在自然環境中的合成洗滌劑濃度條件下,不會促進這些化合物在人體內的攝取量。
如何看待有人用蘿卜苗、蟑螂等進行的合成洗滌劑安全性試驗結果?
有人用蘿卜苗和小松菜做了合成洗滌劑的毒性試驗,結果證實:在洗滌劑溶液中兩者均不會發芽,并由此推斷“洗滌劑是有毒的”。然而,該結果與洗滌劑對人的毒性毫無關聯。實際上,以食鹽水、啤酒、紅茶、清涼飲料水等為實驗對象,同樣不會使上述植物發芽。
“洗滌劑加入魚缸后可致魚死亡,不是說明洗滌劑對人體有強毒性嗎?”持這種疑問的人并不了解,導致魚類死亡的真正原因是因魚鰓吸附了洗滌劑中的表面活性劑,使魚無法呼吸并攝取水中的養料,最終導致缺氧而死。人和魚類的呼吸系統完全不同,兩者根本不能進行比較。實際上,河流和湖泊中的表面活性劑濃度非常低,根本不會對魚造成影響。同理,“廚房洗滌劑可致蟑螂中毒死亡,證明洗滌劑有毒”的結論也不成立。因為蟑螂等昆蟲是通過身體左右的氣門進行呼吸的,這與人和哺乳動物的呼吸也大相徑庭。用廚房洗滌劑溶液可致蟑螂死亡的事實說明廚房洗滌劑對人體有害,也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實驗證實,肥皂溶液和食用色拉油、橄欖油同樣會致蟑螂死亡。
在考察“人誤食洗滌劑的安全性”時,如何設定符合實際的條件、選取實驗對象非常重要。那種以小松菜、魚、蟑螂等為實驗對象,在極端條件下進行試驗,并根據所得試驗結果作出評判洗滌劑對人體有害的結論,是極其荒謬的。
合成洗滌劑會致敏嗎?
全球各國的權威機構的研究已經一直證實,人體不會對合成洗滌劑產生過敏反應。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調查結果也未發現人體對洗滌劑有過敏性。合成洗滌劑已被全球各國的消費者使用多年,時至今日尚無由此引起過敏反應癥狀的事例。
合成洗滌劑中含有環境荷爾蒙物質嗎?
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中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在其生物降解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環境荷爾蒙物質——烷基酚。這是人們對于APE的應用產生質疑的根據。由于APE的生物降解性不好,日本肥皂和洗滌劑工業協會的各會員單位已經停止在家用洗滌劑中使用A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