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在現代文明生活中,人們穿著的衣物,使用的被套、床單、枕巾、沙發套、窗簾等等織物有棉的、化纖的、毛料的、絲綢的、羽絨的、皮革的等等。這些織物臟了以后如何選擇洗滌劑?怎樣清洗、晾曬、熨燙才能既干凈又不損傷織物?既節省洗滌劑又節省時間?洗滌劑品種很多,它們各有什么特性?怎樣使用?在使用中應注意哪些事項等諸多問題您都可以從本篇中找到滿意的答案。
洗衣粉的種類繁多,但其必需的成分仍是表面活性劑,再配以輔助成分如螯合劑、抗再沉積劑、熒光增白劑、酶和填充劑等。
洗衣粉是一種堿性的合成洗滌劑。它具有去污力強,溶解性能好和使用方便的特點。
織物用洗滌劑可分為哪些類型?
織物用洗滌劑從產品的外觀形態來分,可以分為固體、液體和氣霧劑等類型。其中固體衣物用洗滌劑又可分為粉狀、粒狀、片狀和塊狀等;液體(膏狀)衣物用洗滌劑按其用途或功能進行分類又可分為重垢液體洗滌劑、輕垢液體洗滌劑、氧漂白劑、氯漂白劑、預去漬劑、上漿劑和柔軟劑及等。衣物常用的洗滌劑有洗衣粉、洗衣膏、洗衣液、洗衣皂和皂粉等。
洗衣粉可分為哪些類型?
⑴ 按助劑的品種和性能可分為含磷和無磷兩大類。
⑵ 按使用濃度可分為普通洗衣粉、濃縮洗衣粉等。
⑶ 按泡沫高低可分為高泡洗衣粉、中泡洗衣粉和低泡洗衣粉等。
⑷ 按洗衣粉添加劑的功能特點可分為加酶洗衣粉、彩漂洗衣粉等。
洗衣粉主要由哪些成分組成?
洗衣粉一般是由多種成分組成的混合物,其中起主要洗滌去污作用的物質是表面活性劑,此外,還含有一些可以增強和提高洗衣粉各種效能的物質,這些物質稱為助劑。加入助劑的種類和數量要視洗衣粉的不同用途以及污垢和織物性質的差異而有變化。為了降低成本,有助于成型,洗衣粉還要加入填充劑,如硫酸鈉(俗稱芒硝)等。
洗衣粉中起主要作用的成份是什么?
在洗衣粉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表面活性劑,這類物質大多以石油化學品或油脂化學品為原料合成的,主要有烷基苯磺酸鈉、烯基磺酸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鹽等,它們在水中能迅速溶解,并具有良好的增溶、乳化、分散、起泡、去污等性能。表面活性劑直接影響到洗衣粉的質量,所以各國雖然定的標準不同,但都對表面活性劑的加入量作了規定,這是因為在洗衣粉中表面活性劑的加入量少于一定量后,其去污力達不到所要求的標準。
洗衣粉中除了表面活性劑外還有什么成份?
為了降低洗衣粉的成本和進一步完善洗衣粉的綜合洗滌去污效果,在洗衣粉中還加入了一些助洗劑和填充劑。普通洗衣粉中常用的助洗劑有三聚磷酸鈉(無磷洗衣粉中則為4A沸石、高分子聚合物等)、水溶性硅酸鈉、碳酸鈉、硫酸鈉、羧甲基纖維素鈉、熒光增白劑等。另外為了改善產品的氣味,洗衣粉中一般都加入了香精。
為什么洗衣粉中要加入助劑?
洗衣粉中最重要的成分是表面活性劑和助劑。表面活性劑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張力,去除織物上的污漬。但是,通常水中存在鈣、鎂離子,它們會使表面活性劑沉淀而失去洗滌功能,加入助劑主要解決這一問題,即:去除水中的鈣、鎂離子,起到軟化水質,輔助和提高表面活性劑的去污能力。
決定洗衣粉質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洗衣粉的質量直接影響洗滌去污效果。影響洗衣粉質量的因素較多,但主要的因素為表面活性劑及三聚磷酸鈉(或沸石)的含量高低。表面活性劑及三聚磷酸鈉(或沸石)的含量越高,同等重量的洗衣粉的去污力也就越大。
同樣重量的洗衣粉,為什么有的洗衣粉看上去很滿,有的卻很少?
同樣重量的洗衣粉由于表現密度不同,體積也不相同,看上去有多有少。表現密度可以由生產廠家在一定范圍內進行控制、調整。普通洗衣粉表現密度低,一般在0.28 g/cm3—0.45g/cm3,體積大,看上去很滿,而濃縮洗衣粉的表現密度高,在0.60g/㎝3以上,體積小,看上去很少。
洗衣粉顏色是不是越白越好?
洗衣粉的白度與使用原料有關,原料對白度會有所影響(如:原料本身顏色、增白劑使用的種類及加入量等);加工過程影響也較大(如生產設備、燃料等);也有些廠家利用雙氧水等漂白,以達到較好的外觀。 一般情況下,洗衣粉越白越好。
洗衣粉結塊是不是質量問題?什么原因引起的?
洗衣粉若由于受壓結塊,但手碰后易碎的是正常的。洗衣粉是一種空心顆粒,在擠壓情況下易破碎而結塊。洗衣粉若由于受潮或其他原因導致結塊,需用手掰才能散開,是屬于質量問題。主要是水份含量過高引起的。
洗衣粉包裝上強調溫水洗滌,是不是用冷水就沒有效果了?
洗衣粉在溫水中洗滌效果要比冷水中的效果要好,溫水中的溶解度較大,溶解均勻,表面活性劑可發揮更大的功效。在冷水中仍然有較好的效果,只是相對而言差一些。一般水溫在30~60℃為宜,不可超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