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引言:2017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里,我們將面臨更加復雜的內外部環境,我們將面對挑戰、面對壓力、面對責任。帶著“上下同欲者勝”的信念,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攜《中國洗滌用品工業》雜志、行業信息網、協會官方微信,在開年之季,本著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推動、攜手共進的原則,向部分行業企業領袖發出開年采訪邀請,希望能用企業領袖們的觀點、思想、發展目標,給更多的企業以啟迪和影響。
——訪輕工業杭州工程建筑設計院副院長吳惠平
中國洗滌用品行業信息網(以下簡稱“信息網”):國家對宏觀經濟政策不斷調整,您認為這對洗滌用品行業會產生什么影響?
吳惠平:2017年財政政策仍將在穩增長中發揮主要作用,政策組合除了增加投資支出,會更著重于提振消費需求。財政政策有望從減稅和增加補貼兩方面促進居民收入和消費增長,以及增加教育、醫療和扶貧等方面的公共支出,因此落實到我們洗滌用品行業,會對行業的發展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信息網:您如何看待未來洗滌用品市場競爭?
吳惠平:快消品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不僅去年,今后的日子還會更加白熱化。市場競爭的成功與否受很多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在網絡日益發達的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快消品行業的沖擊是非常巨大的。對于傳統市場,今年的競爭會從產品的品牌營銷、渠道,以及終端陳列這三方面展開,只有這三方面較為均衡的企業才會有競爭優勢。對于新興的網絡市場,大家都對它有著極大的憧憬,但對于洗滌用品行業來說,消費群體有他的特殊性,網絡營銷任重道遠。
信息網:作為行業專家,您能為大家分析一下我國洗滌劑行業工藝裝備技術水平嗎?
吳惠平:我國肥皂起步于上世紀三十年代,合成洗衣粉起步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到改革開放前洗滌劑行業工藝裝備技術水平一直較低。改革開放以后,洗滌劑行業工藝裝備技術進入高速發展階段。上世紀八十年代,上海制皂廠開發的年產萬噸級油脂高壓水解制脂肪酸裝置、脈沖式連續皂化裝置投入運行,上海合成洗滌劑廠5萬噸/年洗衣粉成型技術工業性試驗成功,我國肥皂及合成洗衣粉工藝裝備技術上到一個新臺階。隨后,肥皂及合成洗衣粉生產裝備不斷發展,到目前已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近幾年,液體洗滌劑裝備技術發展迅速,尤其是包裝技術水平提高較快。
表面活性劑的發展也主要起步于改革開放之后。“800Kg/h活性物三氧化硫磺化工程”工業性試驗項目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在上海合成洗滌劑廠試驗成功,隨后1600Kg/h磺化裝置及磺化反應器的放大工業試驗研究也取得了成功。之后隨著國外工藝設備的引進,國內研究院所與企業共同進行引進技術消化吸收,磺化裝備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但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其它表面活性劑工藝裝備技術發展與磺化相似,雖與國際先進水平逐步接近,但差距還較大,尤其在高新技術領域差距更大,主要表現為產品品種單一落后、生產規模小、產品配套能力差。
信息網:您認為我國洗滌劑行業工藝裝備技術應該如何發展?
吳惠平:肥皂和合成洗滌劑生產重點應放在節能、降耗方面,對現有技術裝備進行節能、降耗技術改造。
表面活性劑應系統開發安全、溫和、易生物降解、具有特殊作用的表面活性劑工藝裝備技術。
信息網:去年,市場推出了洗衣片與洗衣凝珠兩種新品,您如何看待它們的發展前景?
吳惠平:洗衣片和洗衣凝珠作為洗滌用品行業的一個新型小品種,有較小眾的市場,但用戶對這幾類產品的認知度較低。對于未來在洗滌用品行業能占多大的份額還未知,但應該對整體行業的沖擊不會太大。作為一個新品種,行業應投入必要的關注,但不需要寄太大的希望。
信息網:貴院主要業務和發展方向是什么?
吳惠平:我院原為輕工業部輕工機械設計研究所,與中國日化院、中輕國際共同參加過國內洗滌劑、表面活性劑工藝裝備的開發。在洗滌劑行業主要從事洗滌劑及表面活性劑工藝設備開發、咨詢服務及工程設計。
目前,主要以承接的工程設計項目為依托,與企業共同進行工藝裝備技術的開發。與各企業合作的節能、降耗技術改造項目均獲得好評。
今后將以技術為核心、優質服務為本,繼續與業內同行共同合作、共同發展,將我院發展為集工藝裝備技術開發、咨詢服務、工程設計、總承包為一體的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