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平日嚴格培訓,為的就是關鍵時刻能上!既要有擔當更要有作為!”納愛斯集團安全保衛處處長朱瑞良介紹起警衛隊在抗擊“疫”情中的表現時如是說。這也是沒有休過一天春節假的整個警衛隊真實的寫照。
“關鍵時刻必須要站出來,擋在第一道防線上”
“每個警衛隊隊員入隊時都承諾過,關鍵時刻必須要站出來,擋在第一道防線上。”安全保衛處警衛隊隊長陳劍說,他作為隊長要以身作則,疫情當前,從春節放假開始他就與隊員們一起,擋在納愛斯防疫工作的第一道防護線上。
節前,陳劍雖然做好了保衛力量的系統防疫布置,但非常時期,他覺得要全天候守在一線,與隊里的兄弟們在一起?!岸嘁粋€人就多一份力量,真有什么事情解決起來也會更快?!本瓦@樣,他堅持每天到崗、超時守崗,在現場管理協調、巡查和及時解決碰到的問題。
剛開始遇到的第一個難題,是臨時難以湊齊充足保障整個警衛隊幾十個人用的有效防護口罩以及對進出廠區車輛進行消毒用的防疫物資。于是他一邊等待集中大量采購防護物資,一邊自己跑遍市場,足足兩天才搜羅到能夠維持這幾天防疫保障的用品,并耐心細致地對照防疫要求讓隊員們正確使用。
陳劍還及時地查閱、了解疫情進展情況,以及集團防控指揮部的相關部署,因為這有助于他對人手的合理調度。當他了解到指揮部第一時間定下馳援重疫區物資運輸的決定后,就預判大年初二后,進出廠區的人流、車流會明顯增多,需要加強人手;而風華園小區也會在初六后增流。
事情跟他預判的基本一致,初二和初六后,他們的防疫工作量開始激增,也因為提前有準備,所有工作都在忙而有序地開展著。他帶著隊員每天都嚴格地對進出人員測量體溫,對車輛進行消毒。
隨著疫情的蔓延,警衛隊又增加了協助后勤服務中心與社區、做好居家觀察人員和隔離人員的體溫檢測、生活物資保障以及相關的對接工作。陳劍二話不說就帶著他的兄弟們開干,每天忙得不可開交。每天回家后,他還不停地對接工作,一旁做好作業的兒子欲言又止,等他掛完電話才低聲地說:“你不是說要帶我一起打游戲嗎?是不是又要去工作,沒空了?”那一剎那,陳劍才想起自己在孩子剛放寒假時承諾會陪他打一場雙人游戲,一陣愧疚涌上心頭。
▲陳劍在為上班員工檢測體溫
“我是來當志愿服務者的,請不要拒絕我”
今年春節,當戰“疫”打響時,安全保衛處行政崗位的員工謝紹龍第一時間請求返崗。大家都知道他去年因為腦溢血休克緊急送醫救治,雖然扛了過來,但醫生說不宜過度勞累。
“節假日好好休息,照顧好自己,節后有你忙的?!标犻L婉言拒絕了他的請求,同事們也勸他保重身體,但這次,一向服從命令的謝紹龍“違令”了。
第二天一早,隊長驚訝地看到這位“不速之客”出現在崗位上,正待勸返,謝紹龍忙說:“我是來當志愿服務者的,請不要拒絕我,到處都是志愿者在協助防疫,也算我一個,多個人多一份力嘛?!?
拗不過他的堅持,隊長默許了這位“志愿者”的存在。從大年初一至今,謝紹龍每天都為自己能分擔更多而開心。
▲謝紹龍在對接防疫事宜
“怕自己爬樓的速度太慢,飯菜冷了就不好吃了”
警衛隊分為甲乙丙三個班。春節期間,三班隊員輪流執勤,保障著廠區與風華園所有人的安全與健康。
每日的飯點就是賽點。警衛隊里參與給廠區宿舍、風華園小區里居家觀察與隔離人員送餐的隊員,一日三餐都在與時間賽跑,要盡快把食堂師傅們烹飪好并全速分餐、打包好的飯菜,及時送到員工手中。每個班次抽調幾組隊員分頭給40多戶送餐,只求快一點、更快一點。警衛隊乙班的許峰說:“就是怕自己爬樓的速度太慢,飯菜冷了就不好吃了?!?
除了一日三餐,警衛隊還負責給他們捎快遞、生活物資等。一天下來,沒人數得清自己一天跑了多少層樓,只感覺腿好像不是自己的,雖然是春寒料峭,但幾趟跑下來就會出一身汗。每位送餐隊員的日步數總是占據著步數排行榜前列,平均有數萬步。
許峰的妻子周松英是集團液洗車間的員工。集團積極響應麗水市政府確保全市消毒物資供應的號召,啟動了84消毒液的生產。周松英是首批投入到緊急消毒物資生產中的一員。夫妻倆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著積極有效的作用。
▲許峰在引導外來人員登記
“家里人都知道我的工作是疫情所需,哪怕不回去也很支持”
警衛隊中有位身高超過1.9米、長得特別壯實的小伙,叫蘇俊。他的家在蓮都區和青田縣的交界處,所在的村落歸青田管轄。2月3日,他和班組里兩位家住相鄰村子的同事一起下班,在離家不遠的地方發現蓮都區與青田縣都采取了交通管制,設置了路障。在請示與交流無果后,他們決定返回風華園宿舍臨時湊合一夜,這一湊合就到了現在。
“雖然沒能回家,但家里人都知道我的工作是疫情所需,哪怕不回去也很支持。偶爾會擔心二老,只能電話問候一下?!碧K俊說,他和其他兩位同事臨時住的宿舍也很方便,床墊被褥都有,一些小的生活用品可以在超市里買,換洗的衣服,都是家里人整理好請路障卡口的工作人員轉交來的。
▲蘇俊在對進廠車輛進行消殺
“老婆在醫院堅守一線,我這也算堅守在‘后方’吧”
“你們不要出門,外賣、網購的快遞,都可以隨時撥打門崗電話送上門。不急的話,我們量體溫和送餐的時候,一起帶上來。如果有特殊情況也第一時間打門崗電話,我們會及時處理。”每次有新增的居家觀察人員時,甲班的楊東總是細細地交代,他也記不清自己跟多少個人說過同樣的話。
楊東說每次上門量體溫大家都很配合,每次送餐或是送快遞都能收獲感謝,甚至還有些員工聽說他們忙得錯過飯點時,熱情地給他們塞吃的,讓他倍感溫暖與感動。楊東覺得這是自己應該做的,同時,他還覺得這份堅守有一層外人參不透的意義,只在他和妻子之間有共鳴。
楊東的妻子是一名護士,在青田的一家醫院上班。雖然不是在感染科等直接面對疫情的科室,但暴露在感染中的幾率比在家多太多。
節前,妻子說年后就要回去上班,楊東表示支持,承諾家里會多多照顧。而實際上,從春節直到現在他都沒顧得上家里,但妻子也同樣非常支持楊東的工作。楊東自豪地說:“我老婆是醫護人員堅守在一線,我這也算是堅守在‘后方’吧?!?
提到孩子,楊東感到特別欣慰。家里有兩個孩子,老大14歲,小的5歲。知道爸媽都是在做幫助他人的事,老大很自覺在家上網課,還把老二照顧得很好,不讓夫妻倆擔心。
正是有妻子、孩子的支持與理解,楊東才能全身心地投身安保、防疫工作。
▲剛下班到家的楊東
非常時期,堅守在崗位上,將平凡做到極致,就是不凡。納愛斯的安保、生產、后勤等防疫力量,為集團防疫安全筑起了一道厚實的墻。點點滴滴的溫暖以涓涓細流匯入納愛斯汪洋,員工身上折射出的,是企業的大愛、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