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成效顯現,復工復產加快推進,疫情的影響在二季度會逐漸減弱,被壓抑的經濟活動有所釋放,二季度經濟會比一季度有明顯的回升,下半年經濟會走得更加穩健。進入第二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的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增長情況開始成為市場重點關注的話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上周表示,顯然,全球經濟已經進入衰退,這場衰退可能與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的衰退同樣糟糕或更加糟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4月2日稱,中國經濟正在經歷44年來最困難的時期。
據世界銀行最新預計,今年東亞及太平洋(3.280, -0.07, -2.09%)地區經濟增長率將從2019年的5.8%放緩至2.1%。在最壞的情況下或只有0.5%,這將是該地區自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差表現。標普全球評級3月31日的一份報告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0.4%。
大部分地區逐漸恢復生活生產秩序的中國正在復蘇。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均大幅反彈到榮枯線之上:綜合PMI從28.9%上升到53.0%。
對于外界關注的中國經濟數據,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近日表示,初步判斷,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成效顯現,復工復產加快推進,疫情的影響在二季度會逐漸減弱,被壓抑的經濟活動有所釋放,二季度經濟會比一季度有明顯的回升,下半年經濟會走得更加穩健。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4月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預計二季度中國經濟開始逐步復蘇,但中國經濟要想完全恢復正常狀態,還需要等到海外疫情出現“拐點”。
相比已經處于疫情后恢復生產階段的中國,美國、歐洲等地的經濟正遭受最嚴峻的沖擊。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3月ISM制造業指數(1954.742, -8.98, -0.46%)從2月份的50.1降至49.1,進入萎縮區間,且疫情造成的生產中斷令工廠接到的新訂單降至11年低點。評級機構惠譽4月2日預計今年全球經濟活動將減少1.9%,美國、歐元區和英國GDP將分別萎縮3.3%、4.2%和3.9%。